返回首页

布朗族的民族特产?

215 2024-02-27 20:51 admin

一、布朗族的民族特产?

布朗族有“不吃烤肉,不算尝过肉香”的说法。所以烤食的东西多有烤山鼠肉、斑鸠肉、鱼、猪肉、牛肉;另外,还有卵石鲜鱼汤、螃蟹松、螃蟹肉剁生、油炸花蜘蛛、蝉酱、包烧鲜鱼、酸味菜(酸肉、酸鱼、酸笋)等。除以上所介绍的外,瑶族、基诺族及其它民族也有相似的烹调方法,但民族不同,煮法、炒法、烤法也就不同,风味各异

二、布朗族的分支?

布朗族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布朗族有着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然保留着最具鲜明特征的民族语言、服饰、歌舞、风俗习性。

布朗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或"巴朗",临沧市和保山市的自称"乌",墨江、双江、云县、耿马等地的自称"阿瓦"或"瓦",思茅的自称"本族",澜沧县文东乡的自称"翁拱",镇康、景东的自称"乌"或"乌人"。

史学界一般认为布朗族源自古老的"百濮"族群。

三、布朗族最大的节日?

  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又叫过年节。是他们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三天。出门在外打工人就会赶回家过节,就像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一样隆重热闹。人们会杀年猪。喝酒,唱歌,跳舞。等等娱乐活动。

四、布朗族的所有舞蹈?

以下是一些布朗族的代表性舞蹈:

赛龙舞:这是布朗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通常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表演。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彩绘的龙头,以独特的舞姿和动作模仿龙的形态,寓意着祈求丰收和吉祥。

花鼓舞:这是布朗族的传统舞蹈之一,舞者手持花鼓,伴随着欢快的节奏和歌声,跳跃、旋转、敲击花鼓,展现出热情奔放的风采。

花篮舞:这是布朗族妇女常见的舞蹈形式,舞者手持花篮,以轻盈的步伐和优美的动作,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草裙舞:这是布朗族女性喜爱的舞蹈形式,舞者身穿草裙,以轻盈的步伐和摇曳的舞姿,展现出柔美和婉约的一面。这些舞蹈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通过舞蹈表达布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五、布朗族的真实来历?

布朗族源于濮族

据史料记载布朗族的祖先是生活在,上古时期百濮之地的“濮族”。这个民族的族民一般都会被称作“濮人”,作为百濮族群众的一个重要支系,早在西周时期就曾经参加过决定古代中国历史走向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

关于布朗族祖先“百濮”族群的最早记载,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编纂的《尚书》。在《尚书·牧誓》中曾记录了有关,西周时期周武王伐纣会盟的事情,这其实也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武王伐纣”历史事件。

在“武王伐纣”誓师动员大会上,生活在古代西南部地区的西戎,亦或是“百濮”族群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大战,这其中就包括布朗族祖先濮族人。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濮族,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起源朝代就是商朝。

按照这个思路去深入分析可以得知,濮族人最早可能诞生于上古时期。作为当时社会中西戎群体中的支系,或者具体一点说“百濮”族群中的濮族。濮族人至少已经在这片东方土地上,生活了超过5000多年的时间。

从这一点来看布朗族先民或者说布朗族祖先早都已经分布于古代中国西南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沿岸。可以很明确的说布朗族是古代濮族群体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并一直流传至今。

六、佤族布朗族的祖先?

布朗族源于濮族

据史料记载布朗族的祖先是生活在,上古时期百濮之地的“濮族”。这个民族的族民一般都会被称作“濮人”,作为百濮族群众的一个重要支系,早在西周时期就曾经参加过决定古代中国历史走向的重要战役“牧野之战”。

关于布朗族祖先“百濮”族群的最早记载,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编纂的《尚书》。在《尚书·牧誓》中曾记录了有关,西周时期周武王伐纣会盟的事情,这其实也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武王伐纣”历史事件。

在“武王伐纣”誓师动员大会上,生活在古代西南部地区的西戎,亦或是“百濮”族群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大战,这其中就包括布朗族祖先濮族人。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得知濮族,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起源朝代就是商朝。

按照这个思路去深入分析可以得知,濮族人最早可能诞生于上古时期。作为当时社会中西戎群体中的支系,或者具体一点说“百濮”族群中的濮族。濮族人至少已经在这片东方土地上,生活了超过5000多年的时间。

从这一点来看布朗族先民或者说布朗族祖先早都已经分布于古代中国西南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沿岸。可以很明确的说布朗族是古代濮族群体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并一直流传至今。

七、布朗族图腾意义?

布朗人信奉原始的宗教、崇拜自然神灵。山川树木、水火雷电在布朗人心中都有特定的神灵。树木给山民们带来肥源、水源,给野禽野兽以栖身之所,而村寨周围的参天古树又是优美的风景线和抵御风暴的天然屏障,因而树木成为了人们的崇拜对象。村寨附近的林木绝不允许任何人砍伐。每年各寨还有祭龙树(神树)活动,祈求龙树保佑庄稼丰收,人畜平安。

  与许多山地民族不同的是布朗族的图腾并不是虎、豹等凶猛的野兽,而是竹鼠和癞蛤蟆等小动物。布朗山老曼峨一带崇拜竹鼠,他们认为竹鼠代表祖先的灵魂,它爬出洞来都不能打,要远远地避开它,否则认为亲人会死掉。但是后来又发生了变化,如果是从土洞中挖出来的竹鼠,还是可以吃的,但要举行特殊仪式。

  布朗人有祖先崇拜。布朗人首先崇拜的祖先是古老的氏族长“代袜么”和“代袜那”。“代袜么”是女性,“代袜那”是男性。此外,各村社内的各氏族都有一个氏族神,这是母系氏族分布后的氏族神,这种氏族敬奉的氏族神没名字,以“哼而戛滚”为标志。

  小结:布朗族的人的图腾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原始的树木野兽,这个也是布朗族最开始的宗教。之后因为历史的变化,布朗族人改变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很多人的宗教信仰变成了小乘佛教。

八、布朗族和傣族的区别?

布朗族传说他们与傣族是兄弟关系(这里所说的并非是族属的亲缘关系),后来分家,布朗族是哥哥,居山区,傣族是弟弟,住坝子。山区森林多,布朗人祖祖辈辈砍山种地维生。坝子灌既方便,傣族世世代代种水田过活。有一次,哥哥要到坝区弟弟的家访问,下山途中遇着暴风雨,遍身淋湿,到达傣族家中,弟弟看见哥哥全身湿透,急忙请哥哥到火塘旁烤火。从此,傣族家中的火塘三脚架有一方就不能烧柴,专门留给哥哥烤火;人亲不如火亲",借以表示兄弟情谊。这个象征布朗族与傣族人民之间友好互助关系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布朗族人民经常到坝区出售棉花、辣椒、茶叶等农副产品。

  

九、中国的布朗族源自哪里?

主要源于云南省的保山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布朗族邮票人口91,891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等地区。主要从事农业。有本民族语言,西双版纳、思茅等地的布朗族兼通傣语,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保山市的布朗族有8500多人,主要分布在施甸县和昌宁县。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的布朗族。

十、布朗族的风俗习惯?

布朗族有从妻而居的习惯,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和婚姻十分自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小伙子们换上新装,怀抱三弦,结伴来到姑娘的竹楼下面,争相用恢谐的语言和热情的歌声去打动意中姑娘的心灵。梳妆打扮的姑娘们也早早燃起火塘,打开房门,请小伙子们进来,用对歌、递烟、敬茶等巧妙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布朗山区串姑娘可以群访、也可以单独夜访。是青年男女进行思想、文化、情感交流的普遍形式。

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区许多地方求婚时以花为媒。小伙子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地爱她时,就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的一朵戴在头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礼也不寻常,一对情侣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至3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

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

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

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着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浏阳蒸菜?
下一篇:南阳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