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宾阳的特产是什么?

175 2024-02-24 19:57 admin

一、宾阳的特产是什么?

宾阳酸粉、宾阳盐糕、白香糯糍、宾阳壮锦、宾阳竹编等。

1、宾阳酸粉宾阳酸粉产生于中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因宾阳夏日天气潮湿炎热,食欲不振。因此产生了这一种米粉制作方式。宾阳酸粉酸甜可口,因此而出名。

2、宾阳盐糕宾阳盐糕是一种小吃,传统的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芋头糕和七色糕。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芋头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盘蒸制的,蒸好出盘时再切成一块块菱状体。

3、白香糯糍白香糯糍以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臼内,用一根大木头舂成糊状。然后将糊状的粑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白白的、软软的,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黄豆粉、红砂糖或是花生芝麻白糖作馅料。

4、宾阳壮锦宾阳壮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宾阳壮锦编织技艺传承了传统壮锦古老的织造器械、编织工艺、编织材料和图案风格,其产品有生活日用品类,艺术品类,旅游纪念品类三大类。

5、宾阳竹编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二、宾阳特产是什么?

宾阳盐糕是宾阳的传统小吃,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盐糕细嫩爽滑,本身有盐的鲜味而不咸,配上辣椒末、蒜泥、熟花生碎、酸甜可口的卤水以及葱花耗油等调料,独有风味。

后来人们在盐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又制出了芋头糕和七色糕,不仅外观漂亮,口味也愈加丰富。

三、宾阳都有哪些特产?

宾阳酸粉、宾阳盐糕、白香糯糍、宾阳壮锦、宾阳竹编等。

1、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产生于中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因宾阳夏日天气潮湿炎热,食欲不振。因此产生了这一种米粉制作方式。宾阳酸粉酸甜可口,因此而出名。

2、宾阳盐糕

宾阳盐糕是一种小吃,传统的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芋头糕和七色糕。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芋头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盘蒸制的,蒸好出盘时再切成一块块菱状体。

3、白香糯糍

白香糯糍以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臼内,用一根大木头舂成糊状。然后将糊状的粑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白白的、软软的,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黄豆粉、红砂糖或是花生芝麻白糖作馅料。

四、什么是宾阳特产?

宾阳酸粉、宾阳盐糕、白香糯糍、宾阳壮锦、宾阳竹编等。

1、宾阳酸粉宾阳酸粉产生于中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因宾阳夏日天气潮湿炎热,食欲不振。因此产生了这一种米粉制作方式。宾阳酸粉酸甜可口,因此而出名。

2、宾阳盐糕宾阳盐糕是一种小吃,传统的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芋头糕和七色糕。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芋头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盘蒸制的,蒸好出盘时再切成一块块菱状体。

3、白香糯糍白香糯糍以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臼内,用一根大木头舂成糊状。然后将糊状的粑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白白的、软软的,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黄豆粉、红砂糖或是花生芝麻白糖作馅料。

4、宾阳壮锦宾阳壮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宾阳壮锦编织技艺传承了传统壮锦古老的织造器械、编织工艺、编织材料和图案风格,其产品有生活日用品类,艺术品类,旅游纪念品类三大类。

5、宾阳竹编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五、宾阳有哪些特产?

宾阳特产:

1、黎塘莲藕

宾阳县种植莲藕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全县莲藕主要盛产于黎塘镇。黎塘莲藕皮色乳白,肉质肥厚,质脆微甜。由于特有的土质和优越的交通条件,使莲藕种植业成为黎塘镇农业的支柱产业。

黎塘镇农田的土质非常适合种植不同品质的莲藕。黎塘农田分丘岭农田和山土农田。丘岭农田栽种出来的莲藕,藕质鲜甜,适合切片炒煮,煮熟后藕片透亮,清脆可口;山土农田种出来的莲藕,藕质厚实丰满,适合炖煲,水开即粉,大大减少烹煮时间,六芳村、林村、司村均产这种品质的莲藕。

2、宾阳盐糕

传统的宾阳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现在又增添了芋头糕和七色糕。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 芋头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盘蒸制的,蒸好出盘时再划成一块块菱状体。芋头糕中间夹有用芋头做好的糕体,七色糕上下层雪白,中间各层则是黄、红、橙等种颜色,色彩艳丽。盐糕细嫩爽滑,本身有盐的鲜味而不咸,配上各式各样的调料,吃起怪味很多。 盐糕细嫩爽滑,本身有盐的鲜味而不咸,配上各式各样的调料,吃起怪味很多。天气凉爽的时候,吃上一碗,体内感觉到升腾起一股热气,而盛夏食之却清凉之至,真是妙不可言。宾阳盐糕,物美价廉,老少咸宜,四季可食,充饥解馋,是世代旺销的原因之一。

3、宾阳酸粉

广西宾阳酸粉作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而闻名遐迩。

4、宾阳鱼生

土鲮鱼和青竹鱼是宾阳人的最爱。土鲮鱼肉质脆口,并且鱼刺很细,切片后入口不会影响口感。土法自榨花生油是宾阳鱼生的法宝,吃鱼生时至少要加三四汤匙的花生油,才能够把鱼肉的涩味盖去。自榨花生油的香气又较普通花生油更香浓,吃起来口感更醇厚滑腻,将鱼生片的鲜凸显得更淋漓尽致。 在宾阳少数地方,还保留一种传统特色吃法。鱼片上桌前需要先浸泡在自制米醋中,片刻之后,鱼片开始泛白变软,当地人称其为半熟状态,这时再捞出来食用,鱼生裹着米醋香,吃起来别有风味。据了解,这些米醋是自家酿制的,有独特米香。鱼片浸泡其中,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吃起来虽没有完全生吃那么爽口,但香味浓郁。但随着现在的人追求鱼生新鲜口感,这种吃法已经不常见。

5、宾阳白斩狗

白斩狗是广西宾阳县的一道美食,以本地产的土狗为原料,宰杀后佐以特殊的中草药蒸煮熟而成,肉鲜嫩味香醇,为上等的温补食品,起滋阴壮阳之功。除了狗肉所具有温补功效之外,宾阳白斩狗肉嫩白净,既保持狗肉特有的肉香又没有别处狗肉的腥臊,所用调料特别,味道酸甜适中。这也是宾阳白斩狗所具有的特点。民谣唱道:“宾阳白切狗,壮阳又滋补;食后力倒牛,精神胜老虎。” “宾阳白斩狗”这道菜名闻遐迩,历史悠久。

6、"石乳"牌茉莉花茶

由烘青或炒青绿茶配以新鲜茉莉花,通过一定的工艺技术窨制而成的茶中精品。它茶色柔润,汤色澄亮,香气浓郁鲜灵,口感醇厚,慢慢品饮回味无穷。它既有绿茶的特点,又有浓郁的芳香,具提神醒脑,消食止渴,解毒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

7、龙凤虎汤

龙凤虎汤龙凤虎汤是宾阳县思陇镇的一道名菜。龙凤虎汤乃以比喻取名。龙,即蛇;凤,即鸡;虎,即猫。因为蛇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所以在思陇的餐馆中,蛇多为人工饲养,思陇镇人民充分利用了山区的优势。龙凤虎汤是将蛇鸡猫肉砍成块,混杂在一起入锅中,加上香蕈、枸杞等配料,用慢火炖熟。龙凤虎汤脆嫩酥烂,滋味鲜香醇厚,在当地被作为待客肴之极品。

8、甘棠粉利

“甘棠粉利”是广西宾阳县甘棠镇的特产。大多数的甘棠粉利做成圆柱形,半径大概是4厘米,长25厘米左右,呈白色,为了美观,甘棠人们常用几个小穿心筒绑成花状,拌“红花粉”后如盖章一样,在粉利顶表面盖上几朵“花”。

9、邹圩鱼

宾阳县邹圩镇位于宾阳北部喀斯特地形区,发源于大明山的清水河蜿蜒穿流,那里山水秀美,奇山、幽洞、绿水引人入胜。在清水河附近的饭店、酒楼,皆以鱼餐而著名,俗称鱼餐馆。来往于宾阳的游人、客商,莫不以品尝邹圩鱼为美事。但最吸引人的还是清水河鲶鱼。 清水河鲶鱼膘肥肉美,经过名厨的精心烹制,色、香、味俱全,令人垂诞欲滴。

10、宾阳壮锦

壮锦是以棉纱为经线,多种颜色的丝绒为纬线交织制作,具有浓厚民族色彩,意寓团结和友谊的民族产品。壮锦民明于西汉以前,以其优美复杂的图案和精湛的工世而著称。《岭外代答》中载:"邕明左右江峒峦,有织白,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城南方之上服也。"汉武帝曾因穿壮锦过于奢侈而下令禁止。 宾阳壮锦作为桂西各县壮锦的代表,生产历史悠久。

11、宾阳瓷器

"瓷器、竹编、壮锦"历来合称宾阳"三宝"。1942年出版的《广西年鉴》载:"本省瓷器,以宾阳为最著……其质之优,驾无锡、上海之上"。

12、宾阳竹编工艺

宾阳素称"竹编之乡",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精美大方、造型雅致、品种繁多的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宾阳人民发展竹编加工生产已有三百年历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宾阳简介

广西南宁宾阳县

行政级别:县

邮政编码:530000 车牌号码:桂A 长途区号:0771

宾阳历史

宾阳县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的家乡,是广西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宾阳县古为百粤之地。夏至周为荆州地,秦时属桂林邵所辖。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领方县,为本县立行政建置之始。三国时代,本县为吴国属地。元兴元年(264年)改领方县为临浦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将临浦县疆域划分为二恢复领方县,又予汉广郁地设等宁县,唐朝贞观五年(631)年置宾州。清朝康熙以前,仍沿明制,宣统三年(1911年)改宾州为宾县。民国元年(1912年)宾县改称宾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置宾阳县,宾阳县专区(后改邕宁县专区)1953年3月起为桂西壮族自治区(后又称州)所辖,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划归南宁专员公署所辖(后改称地区),2003年6月27日正式移交南宁市,为市辖县。宾阳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南,面积2314平方公里,辖16个镇(乡),总人口99万人。县城芦圩镇为广西四大古镇之一。

宾阳县辖15个镇:芦圩镇、黎塘镇、新桥镇、新圩镇、大桥镇、邹圩镇、甘棠镇、古辣镇、露圩镇、洋桥镇、王灵镇、武陵镇、中华镇、思陇镇、和吉镇,1个乡:陈平乡。

宾阳文化

宾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21个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清明节、端午节、天贶节、关公节、灯酒节、中元节、重阳节、冬至节、送灶节、三月三,在民间和传统的节日里,除了家家户户烯放炮仗外,人们舞龙、舞狮、舞马、舞貔貅、舞鹤、舞蝶、舞蚌、游彩架、跳板鞋舞、抢花炮、彩灯、踩高跷、武术表演以及跳民间歌舞等,别有一番情趣。此外,宾阳的民间舞蹈、戏剧丰富多彩,戏剧方面有:粤剧、师公师戏、丝弦戏、采茶戏;歌舞方面有:仙马彩凤舞、鹰歌饮酒舞、群鼓舞等;音乐方面有:八音、民歌、马歌、侬歌及各种形式的配乐演奏等。与此同时,宾阳人民还创造了剪纸、刺绣、壮锦、竹篾编织、木器、制陶、雕刻、绘画等传统工艺,这些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是宾阳独特文化积淀的精髓,一直流传至今。

宾阳秀丽

宾阳县秀山丽水,风光旖旎,景色醉人。比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东有龙岩公园、相思潭、燕山六五寺、狮子岩、边山村仙女湖、程思远旧居、朝霞石壁;西有清平湖、昆仑关战役遗址、葛翁岩抗日战争指挥部旧址、思陇凤凰瀑布、万盆林区、陈平江漂流;南有桃源忘忧谷、六莲渡抗日战争后方医院旧址、蔡氏古宅建筑群;北有邹圩清水河、八仙岩;中部以县城为中心有大汉回风塔、蒙大赉恩荣坊、南桥、南街、中山公园、秀峰塔、思恩府科试院。在明朝年间就有闻名遐迩的宾阳八景,先人以八景为诗,颂曰:

宾阳宝水涌春涛,流出镜湖秋月高;

夕阳鞍山藏虎豹,朝霞石壁产英豪;

迎晴淑女留仙迹,消暑葛翁显圣韬;

鹤观灵泉水滚滚,马潭烟雨浪滔滔。

民间特色

宾阳产的筒布、竹编在唐代和宋代列为贡品,至明清两代,宾阳产的陶瓷、壮锦、纸扇、纸伞、毛笔等畅销区内各地及湖南、云南、贵州。壮锦、竹编、瓷器堪称宾阳“三宝”。特别是以竹编产品为主的工艺品,以其实用舒适、雅致清新、乡土风味十足的特点,30多年来一直畅销欧美、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壮锦曾因入挂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作为国礼赠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而闻名遐迩。

六、宾阳有什么特产?

宾阳酸粉、宾阳盐糕、白香糯糍、宾阳壮锦、宾阳竹编等。

1、宾阳酸粉宾阳酸粉产生于中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因宾阳夏日天气潮湿炎热,食欲不振。因此产生了这一种米粉制作方式。宾阳酸粉酸甜可口,因此而出名。

2、宾阳盐糕宾阳盐糕是一种小吃,传统的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芋头糕和七色糕。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芋头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盘蒸制的,蒸好出盘时再切成一块块菱状体。

3、白香糯糍白香糯糍以糯米为原料,将糯米洗净后浸透,放入蒸笼内蒸至熟软松化。捞出放入石臼内,用一根大木头舂成糊状。然后将糊状的粑粑捞在盆内,趁热分成小团,再将小团捻扁成圆形,白白的、软软的,然后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黄豆粉、红砂糖或是花生芝麻白糖作馅料。

4、宾阳壮锦宾阳壮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汉代,形成于唐宋时代。宾阳壮锦编织技艺传承了传统壮锦古老的织造器械、编织工艺、编织材料和图案风格,其产品有生活日用品类,艺术品类,旅游纪念品类三大类。

5、宾阳竹编宾阳竹编以竹子或以竹为主兼杂木、藤、丝、草等辅助原料编制成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如花篮、花盘、花托、箱子以及各种家居装饰品。宾阳竹编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七、宾阳特产芝麻饼的做法?

用料

面粉250克

鸡蛋1个

黑芝麻10g

酵母3g

温水65g

盐3g

做法步骤

1、酵母倒入盆中。

2、加入温水,将酵母搅拌至融化静置10分钟

3、然后将鸡蛋打入酵母液中,搅拌均匀。

4、在加入黑芝麻搅拌均匀

5、加入面粉和盐

6、先用筷子搅拌成棉絮状。

7、在揉成光滑的面团。

8、盖上保鲜膜在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9、取出面团按压排气

10、平均分成5等份。

11、滚圆,盖上保鲜膜在醒发30分钟。

12、电饼铛预热,220度。

13、烤盘涂少许食用油。

14、预热好,将醒发好的面团放入。盖上电饼铛盖子。

15、上下面220度,5分钟。

16、烙至双面金黄即可。

八、广西宾阳的特产是什么?

1、宾阳酸粉

宾阳酸粉产生于中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因宾阳夏日天气潮湿炎热,食欲不振。因此产生了这一种米粉制作方式。宾阳酸粉酸甜可口,因此而出名。

2、宾阳盐糕

宾阳盐糕是一种小吃,传统的盐糕有杯糕和碗糕两种,后来又增加了芋头糕和七色糕。用瓷制小酒杯蒸的叫“杯糕”,用碗蒸的叫“碗糕”,芋头糕和七色糕是用托盘蒸制的,蒸好出盘时再切成一块块菱状体。

九、龙门石窟宾阳洞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这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旅游。下面由我带领大家来游览世界遗产—龙门石窟。首先介绍宾阳洞,原名叫灵岩寺,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宾阳洞始凿于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 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主持开凿的皇家第一窟,用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和进行汉化改革的历史功绩,也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明人彭纲就曾在《题龙门石像》中写道:“当时锤凿斫(zhuó)民脂,万金不惜穷妖奇”,指的就是该洞窟的开凿。宾阳三洞前后营造时间长达24年,用工80余万人,但是,北魏时期仍然只完成了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一直到隋唐时期才相继完成。

宾阳中洞作为北魏造像风格的洞窟,与北魏早期的云冈石窟造像存在巨大的变化与差异。北魏迁都洛阳后,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和深厚的汉文化,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也使造像风格吸收了汉族士大夫那种“清淡”风尚和“秀骨清像”的风姿。从而在龙门石窟开创了一种“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也加速了佛教传入中原后造像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进程。

宾阳中洞造像完整,构图精美,纹饰多变,被誉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最具代表性的汉化典型洞窟。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以及美术发展史上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飞舞奏乐、栩栩如生的飞天.....宾阳中洞这座由无数能工巧匠共同建造与雕凿的浩大工程,为后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三世佛”题材

宾阳中洞雕刻的为北魏石窟中常见的“三世佛”题材。石窟内共有11尊大像,正壁主像一组5尊,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各一组3尊,包括一立佛和二胁侍菩萨,这三组造像分别表示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佛的微笑

宾阳中洞造像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微笑,佛的微笑给人一种深邃之感,于宁静之中透出百般慈爱,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尽的温和与清秀,把佛教中的圣洁肃穆、慈悲仁怀表现的淋漓尽致。秀骨清像

宾阳中洞造像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秀骨清像”,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叶,中国石窟艺术在造像方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呈现出划时代的特征和风格。这时龙门石窟造像普遍出现了瘦削型的“秀骨清像”和“褒衣博带”式的服装。这种新风格因为形成于中原腹地的北魏都城洛阳西南的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原风格”。

莲花宝盖

宾阳中洞的穹隆形窟顶中央,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伎乐人和飞天。帝后礼佛图

宾阳中洞窟内前壁两侧各有一幅大型浮雕,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和文昭皇太后及妃嫔礼佛图,描述了当年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礼佛的盛大仪式。这两幅作品,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但令人痛惜的是20世纪30年代被盗往美国,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内。天王造像

龙门石窟最早的天王造像出现在北魏宾阳中洞洞窟两侧的护法天王。南壁下方的“大梵天”造像,他身披飘带璎珞,下穿战裙,左上手持三股金刚杵,左下手提一摩尼宝珠,右上手握一独股金刚杵,右下手握剑。好了,介绍就到这里,大家自由观看。

十、宾阳,都,有,哪些,特产?

黎塘莲藕、酸梅、大罗毛笔毛刷、甜豆、甜竹笋、宾阳壮锦、竹编工艺、鞭炮、果蔗糖蔗、绿叶白厂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