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www.dpm.org.cn/Home.html
一、故宫简介
-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它是在明朝和清朝两代皇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拥有大约9999间宫殿。整个建筑群分为两个区域:前朝和后朝。前朝即为外朝,是皇帝办公和举行官方仪式的地方,也是游客最常游览的地方。后朝即为内朝,是皇帝和皇后的居住区。
故宫博物院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玉器、器物等。其中,故宫的收藏品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价值都居于世界前列。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它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物收藏,故宫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溥仪却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当时的政府决定,将热河(承德)行宫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物移至故宫的“前朝”部分,于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溥仪居宫内,一直与亡清残余势力勾结,图谋复辟,且以赏赐、典当、修补等名目,从宫中-大量文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对宫内文物进行清点。又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于1925年10月10日在乾清门前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院典礼,并通电全国,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放的第一天,人们以争先一睹这座神秘的皇宫及其宝藏为快,北京市内万人空巷,交通为之堵塞,此亦成为当天各大报纸的重大新闻。
经初步清点,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据1925年公开出版的二十八册《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一书所载,计有一百一十七万余件,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法书名画、宋元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匏、金铜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等。可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图书典籍、文献档案。为此故宫博物院下设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分别组织人力继续对文物进行整理,并就宫内开辟展室,举办各种陈列,还出版多种刊物,公开资料,进行宣传。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人文荟萃,极一时之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夕,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了中国东北领土,步步进逼华北,形势危急。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不至遭战火毁灭或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故宫博物院决定采取文物避敌南迁之策。从1933年2月至5月,宫内重要文物被装成13,427箱又64包,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遂于南京建立文物库房,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南迁文物又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别存于四川省的巴县、峨嵋和乐山。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处文物复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之际,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公开对外展出。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但至今还有2,221箱仍封存于南京库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为保管。在这场长达十余年的惨烈的战争期间,由于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难险阻,尽职尽责,南迁文物数量虽巨,却没有一件丢失和损伤,故宫人员的精神、事迹,可歌可泣。可又是因为这场战争,致使故宫的文物分处异地。这份祖国传统文化之珍藏应是一个整体,而尤与紫禁城建筑不可分离,人们相信,终有一日,其终将得以完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的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拔除杂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50年代初,从宫内清除出去的上百年的垃圾竟达250,000立方米,自此院容焕然一新。故宫博物院制定了“着重保护、重点修缮、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的古建维修方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残破、渗漏、瀕临倒塌的大小殿堂楼阁得到了修复和油饰,愈显金碧辉煌。院内各处高大宫殿都安装了避雷设施,又以巨额投资建设了防火防盗监控系统和高压消防给水管网,使这座古老的宫殿建筑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彻底整治了环绕故宫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现了昔日皇城的风貌。
在文物工作方面,五六十年代的重点是对故宫博物院旧藏的清宫文物重新清点核对,登记造册,进行鉴别、分类和建档,纠正了过去计件不确之处并增补了遗漏的文物,例如从杂物堆中发现了用草帘裹着的象牙席、修复漱芳斋戏台时发现在地板下存放的传为唐代卢棱伽的《六尊者像》册等。通过长达十余年的工作,总计清理出清宫旧藏文物七十一万余件。与此同时,还通过国家调拨、向社会征集和接受私人捐赠等方式,新入藏文物达二十二万余件之多,大幅度地填补了清宫旧藏文物时代、类别的空缺和不足,诸如石器时代的彩陶,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玉器,汉代的陶俑,南北朝时代的石造像,唐代的三彩等。而新入藏的古代法书名画尤为大宗,为世所注目。如晋代陆机《平复帖》、王珣《伯远帖》、顾恺之《-赋图卷》,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唐代韩滉《五牛图卷》、杜牧《张好好诗卷》,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宋代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郭熙《窠石平远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等,均是人间瑰宝。此项工作数十年坚持不懈,近年还从市场上以巨资购回宋代张先《十咏图卷》,元代迺贤《城南詠古诗》,明代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清代石涛《高呼与可图卷》等,尤其前两件是溥仪以赏溥杰为名从宫中盗出而流散民间的,今日复归宝藏。
为保护好这批数量巨大的古物瑰宝,从五六十年代起对原有库房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采取了防潮、防虫的各种措施。九十年代后又建立了新的文物库房,可入藏文物六十余万件。新库房恒温、恒湿,防火、防盗,并采用现代化技术自动控制,可保文物安全无虞。自1950年开始,组建了文物修复工厂,1980年扩建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部,继承、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和引进自然科学新成果,对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数十年来为本院及兄弟单位累计修复文物达十一万余件。
为了使院藏瑰宝和广大观众见面,在陈列展览方面,除了保存和复原三大殿、后三宫和西六宫等处的原状陈列之外,又不定期开辟了青铜、陶瓷、工艺、书画、珍宝、钟表等专馆,供参观者欣赏。还开设有临时展厅,举办各种主题性展览,如近年来的《古书画真伪对比展》、《古陶瓷真仿品对比及古窑址资料展》、《清代宫廷包装艺术展》、《五十年入藏文物精品展》等,都是广受社会各界欢迎的展览。同时也引进国内各兄弟博物馆和国外的收藏文物展。为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故宫博物院还组织小型文物展到各省市博物馆展出,并应邀到国外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此类展览愈见频繁。曾赴展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前苏联、德国、奥地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当地观众的极大兴趣,使异国的人民得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十几年来,故宫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中外观众600-800万人次,而且,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观众的人数有增无减,可见人们对紫禁城的兴趣长盛不衰。
除了直接面向观众之外,故宫博物院同时组织出版各种图书画册和定期刊物,向社会各界广泛介绍故宫的宫殿建筑和文物收藏。已出版的大型图册有《故宫博物院-代名画集》、《故宫藏瓷选》、《国宝》、《紫禁城宫殿》、《清代宫廷生活》、《国宝荟萃》、《故宫博物院藏珍品文物全集》(共60卷,已出版18卷)等等,不胜其数。定期刊物有《故宫博物院院刊》、《紫禁城》两种。
从1997年起,为了适应故宫博物院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院内组织机构又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将原先分置的保管、陈列和研究三个部门进行改组,成立了古器物部、古书画部、宫廷部和展览宣教部。新组建了资料信息中心,专司推进故宫博物院的信息化工作。陆续投入资金,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开通了故宫院内的计算机光纤网络系统和各类管理用数据库,又利用联通世界的国际互联网建立了故宫博物院的网站。现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这个网站将使远在异地的人们也可通过互联网畅游这座神秘的宫殿,一窥故宫雄奇瑰丽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文物收藏。
故宫博物院2017年10月10日宣布,自当日起,全网售票由试行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二、故宫图片
1、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故宫旧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经14年建成竣工,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 |
2、前朝区 前朝区介绍:所谓前朝,或称外朝,位于紫禁城南部,这里的宫殿宏伟庄重,庭院壮阔坦荡,以禁城午门、宫门太和门以及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央轴线,体仁阁、弘义阁两厢辅立,文华殿、武英殿东、西翼护,是皇帝举行重大礼仪,群臣朝见天子的庄严场合。 |
3、太和殿 太和殿介绍:俗称金銮殿,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 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明清两代 皇帝即位、诞辰 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
4、中和殿 中和殿介绍: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
5、保和殿 保和殿介绍:位于中和殿之后,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
6、内金水桥 内金水桥介绍:位于太和门广场中央的五座汉白玉石桥,正中主桥是皇帝专用的“御路桥”,栏杆上雕云龙柱头。两旁四座宾桥栏杆皆饰二十四气柱头,主桥旁两座供宗室王公行走的称“王公桥”,再次两座供三品以上文武大臣行走,称“品级桥”。 |
7、太和门 太和门介绍:紫禁城外朝庄严的门户,明代时称奉天门、皇极门。现有建筑为清光绪年间火灾后所重建,门楼座落于汉白玉基座上,丹陛下列铜鼎四只,门前左右分列石亭、石匮,还有两只宫内最巨大的青铜狮子为明代铸造。 |
8、体仁阁 体仁阁介绍:侍立在太和殿东南侧,明代时称文楼、文昭阁。清代康熙皇帝曾经在体仁阁举行博学鸿词科考试,招揽名士贤才,乾隆朝以后,这里就做了内务府的缎库。 |
9、弘义阁 弘义阁介绍:侍立于太和殿西南侧,明时名武楼、武成阁。清代的弘义阁长期用于收储宫廷使用的金银器具等。现辟为“皇朝礼乐展”展厅。 |
10、协和门 协和门介绍:位于太和门广场东侧正中,曾名左顺门、会极门,是前朝通往文华殿或内阁的必经之路。明景泰皇帝曾因战事紧急在此门设午朝,明嘉靖皇帝即位之初,曾发生群臣与皇权抗争的大礼议。 |
11、文华殿 文华殿介绍:是紫禁城外朝东路的正殿,明初曾作为太子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明嘉靖时改为皇帝的便殿,殿顶改覆黄琉璃瓦。明清两朝皇帝的经筵以及殿试后的阅卷都在文华殿举行,内阁中重要的辅政儒臣也会有幸被冠以文华殿大学士的头衔。现辟作陶瓷展览馆。 故宫博物院收藏陶瓷类文物约35万件,绝大部分属于原清宫旧藏,可谓自成体系,流传有绪。陶瓷馆中陈列有400多件精品,按时代发展顺序予以展示,供观众朋友们鉴赏研究。 |
12、文渊阁 文渊阁介绍:位于文华殿后的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书名楼“天一阁”建造。阁内藏《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后,除了皇帝来这里读书外,也允许臣工和学士们来此查阅图书。 |
13、武英殿 武英殿介绍:是紫禁城外朝西路的正殿,最初做为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之处,清康熙后武英殿开设书局,乾隆朝做为皇家出版地,刊印了大量精美的珍本图书,世称“殿本”。现辟作书画展览馆。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 |
14、浴德堂 浴德堂介绍:位于武英殿西北方平台上。堂内修建有阿拉伯式风格的穹顶浴室。 |
15、太和殿内景 太和殿内景介绍: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
16、太和殿宝座 太和殿宝座介绍: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 |
17、太和殿月台 太和殿月台介绍: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
18、内廷区 内廷区介绍:后寝区,又称内廷,为紫禁城北部皇室生活区域的统称,建筑群以帝后居住的正寝宫殿乾清、坤宁二宫为中央,东、西分布皇帝的便殿,和后妃们居住的东六宫、西六宫,以及皇子们生活的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等院落,以及外东路为乾隆皇帝兴建起的太上皇宫殿院落宁寿宫区和外西路供太后、太妃们养老的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等区域。 |
19、乾清门 乾清门介绍: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区域的正门。清代御门听政即在乾清门进行。 |
20、乾清宫 乾清宫介绍:是皇帝的寝宫,顺治、康熙年间也兼作听政、召见大臣之处。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万寿等节日,皇帝在这里举行朝礼和赐宴。 |
21、交泰殿 交泰殿介绍:在清代,交泰殿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节日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后来又在这里存放皇帝行使权力的25方宝玺。此外,这里还有铜壶滴漏装置和清代造的自鸣钟。 |
22、坤宁宫 坤宁宫介绍:在明清,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满族的习俗,将其改为祭神的场所,把东暧阁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 |
23、景运门 景运门介绍:在乾清门广场东面,与西面的隆宗门遥相对应。门内设有蒙古王公大臣值房、九卿值房、奏事待漏值所,门外向东可通往奉先殿、箭亭、文渊阁以及宁寿宫等区域。 |
24、隆宗门 隆宗门介绍:是乾清门广场西面的重要禁门,是皇城西苑、禁城西路与内廷的主要通道。门内设有军机处值房,门外西面是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平日如果不是急奏待旨或皇帝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得擅入。 |
25、军机处 军机处介绍:军机处值房位于乾清宫西侧的隆宗门内。 |
26、御花园 御花园介绍:御花园位于坤宁宫以北,有门与东西六宫相通,园东西长130米,南北宽90米,是一座以建筑为主体的宫廷花园。园内主要建筑钦安殿处在紫禁城中轴线上,四周亭台楼阁结构精巧,山石树木安排有序,奇花异木怪石竞奇争艳,五色石子甬道四通八达,游人都愿在此尽情观赏,拍照留影。 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
27、钦安殿 钦安殿介绍:钦安殿位于御花园中部独立院落内,是北京中轴线上的皇家道观。钦安殿内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遇年节,钦安殿设道场,道官设醮进表。 钦安殿室内一直未对外开放,室内原始装修基本完好。 |
28、澄瑞亭 澄瑞亭介绍:澄瑞亭位于御花园的西北,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m,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座落于桥上。 澄瑞亭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檐抱厦为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亭的四面原装有护墙板以开门窗,内设斗坛,后拆除。 |
29、位育斋 位育斋介绍:位育斋位于御花园内西北,明代建,初名对育轩,嘉靖年间曾更名玉芳轩,清代改称今名。斋座北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建有一亭曰澄瑞。清雍正时此斋曾作为佛堂。 |
30、浮碧亭 浮碧亭介绍:浮碧亭位于御花园的东北,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m,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座落于桥上。 浮碧亭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檐抱厦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为御花园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
31、摛藻堂 摛藻堂介绍: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堆秀山东侧,依墙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耳房。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 |
32、堆秀山 堆秀山介绍:堆秀山,明曰堆绣山,位于御花园东北部。这里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筑堆山。山北依宫墙,高约10m,正面有岩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洞门上额题满汉文“堆秀”,山前两侧设有石蟠龙喷泉,山腰处暗设水缸储水,以管相连,引水至蟠龙口中喷出。此为宫中仅存的水法,山的东西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 |
33、御景亭 御景亭介绍: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假山顶上,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 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尽在目中。 |
34、万春亭和千秋亭 万春亭和千秋亭介绍:万春亭、千秋亭分别位于御花园内浮碧亭、澄瑞亭以南,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是一对造型、构造均相同的建筑,仅藻井彩画有细微的差别。 两亭圆攒尖顶,明称“一把伞”式,黄琉璃竹节瓦。宝顶是由彩色琉璃宝瓶承托鎏金华盖组合成的。上圆下方的屋顶取仿“天圆地方”的古明堂形制。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可称是宫中亭子之最。 |
35、钟粹宫 钟粹宫介绍:东六宫之一,初名咸阳宫,明清两代均做为妃嫔居所,咸丰皇帝的皇后(即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一直居住此宫,被称为东太后。现辟作玉器展览馆。 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相当数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制造的作品超过一万件,涵盖面广,并保留了较完整的用玉体系,这里展出的是其中的部分精品。 |
36、景阳宫 景阳宫介绍:东六宫之一,初名长阳宫,明代时为妃嫔的居所,清代被辟为收藏图书之处。如今辟作清代皇家金银器展览馆,展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清代皇家金银制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37、奉先殿(钟表馆) 奉先殿(钟表馆)介绍:奉先殿在内廷东路区域。明清两代,这里都是紫禁城内皇帝祭祀先祖的家庙,现辟为钟表馆展厅。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钟表以英国产品居多,亦有法国、瑞士等其它西方国家和我国自行制造的,这些钟表在当时既是有实用价值的计时器,又是取悦于人的娱乐用具,同时也是技艺精湛的工艺品。本馆遴选其中精品展出,从中可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的高超技艺。 |
38、斋宫 斋宫介绍:位于内廷后三宫的东侧,东六宫的南面,是皇帝在举行大型祭祀典礼前在宫中斋居的地方。 |
39、永和宫 永和宫介绍:东六宫之一,初名永安宫,明清两代皆为后妃居住。明崇祯帝的田贵妃、清康熙帝德妃(雍正帝母亲仁寿皇太后)、道光帝的静贵妃(奕訢之母)及光绪帝的瑾妃曾居此宫。 |
40、延禧宫 延禧宫介绍:东六宫之一,初名长寿宫,明清两代为妃嫔的居所。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在此修建了新型文物库房,东配楼辟为古书画研究中心,西配楼辟为陶瓷研究中心,中楼内建立了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 |
41、承乾宫 承乾宫介绍:东六宫之一,初名永宁宫,明清两代都做为后妃的居所,其中著名的有清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以及咸丰帝的生母(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
42、景仁宫 景仁宫介绍:东六宫之一,初名长安宫,明清两代均为妃嫔的住所。清代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曾住在这里,并在此生下玄烨。雍正帝的熹贵妃(乾隆帝生母)、光绪帝的珍妃也都曾居住在此宫。 |
43、苍震门 苍震门介绍:苍震门为内廷东六宫东大墙的琉璃随墙门,东向。明初建,初曰宫东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曰苍震门。该门西与昭华门相对,东出为东筒子长街,与蹈和门斜对,是内廷东六宫出入的重要门户。此门不常开,惟遇扫雪或修建工程则开。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世祖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皇后)不豫,帝在苍震门内设帷幄以居。雍正元年(1723年)奉安仁寿皇太后(雍正帝生母)梓宫于宁寿宫,雍正皇帝曾于此门内设倚庐。乾隆十九年(1754年)曾于苍震门内两边增建板房和屏门影壁。 |
44、东筒子 东筒子介绍:为内廷东路与内廷外东路之间的南北向长街,南起箭亭后广场,北抵北横街,是紫禁城东部之交通要道。 |
45、养心殿 养心殿介绍:建成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清雍正年重修,作“工”字形建筑,分前后两殿。自清雍正以后,皇帝寝宫移至后殿,前殿成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臣工的地方。 |
46、储秀宫 储秀宫介绍:西六宫之一,曾名寿昌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丰时慈禧刚进宫便在这里居住,同治皇帝也出生在这里,光绪十年慈禧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并重修此宫,院内游廊墙壁上有当时大臣为慈禧祝寿的赋词。 |
47、永寿宫 永寿宫介绍:西六宫之一,位于养心殿的后面。在明代曾名长乐宫、毓德宫,明清两代都是妃嫔的住所。因其地近乾清宫与养心殿,也有皇帝曾暂居于此。时至晚清,这里已被当作了收藏御用器物的库房。 |
48、熙和门 熙和门介绍:熙和门位于外朝中路、太和门外西侧庑房正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一开始这里叫右顺门。明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因三大殿的火灾而被焚毁,第二年重建。嘉靖四十一年九月改名归极门。顺治二年5月又政名为雍和门,的隆元年为了避韩旁正皇帝的名讳而改为熙和,麻门是显字式大门,西向,面调5司,进深2习间,黄玻碑瓦单锋(山顶。七虞中式大大结构,篇下弟昂三踩斗栋,龙湖钓 金线大点会的子彩面。 明次间箭步太门正槽,各安来知官门2破,嵌基金钢打,现存的麻和门为清代重建,所队以和的和门形特制相付但还是有所差异,体现了清代中期官式壁约的特点,斯和门坐落在高26nm的基座上,前后各出长1.75r的疆战慢值.门东高的慢首缘向外倾料。,和内金火河走势闯得一致。熙和门是由西华门进入前朝的必经之势,是外朝中路与西路武英段。内完等区城联赛的返纽,明代的熙和门消间普经是百官奏事的场所。熙所和门南北两痕各有⑾间底房,清f做时北侧的庑房是翻译满蒙以及外文书籍的翻书房,南侧是起居注馆。 |
49、翊坤宫 翊坤宫介绍:在西六宫区域中部,明代又名万安宫,万历皇帝宠爱的郑贵妃曾居住此宫。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与储秀宫门拆掉改建成体和殿,成为储秀宫院落的前殿。 |
50、体和殿 体和殿介绍:体和殿是北京故宫翊坤宫的后殿。清光绪十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五十大寿,对储秀宫进行大修。将储秀门和翊坤宫后殿拆除,在其旧址上建体和殿。这种改建方式是将两宫打通,两宫一殿连成一体。 |
51、长春宫 长春宫介绍:明嘉靖朝曾更名为永宁宫,明清两代都是后妃的居所,其中最著名的清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和晚清操持国政的慈禧太后。 |
52、咸福宫 咸福宫介绍:西六宫之一,初名寿安宫,与东六宫的景阳宫相呼应,均为黄琉璃瓦庑殿顶,除作后妃的居所,皇帝也会将此作为起居处。此殿也是嘉庆帝为乾隆帝守孝、咸丰帝为道光帝守孝的地方。 |
53、体元殿 体元殿介绍:体元殿原为启祥宫后殿,清咸丰九年(1859年)将此殿改为前后开门的穿堂殿,咸丰御笔匾题曰“体元殿”。殿为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5间,东西各有耳房3间,中1间辟为通道,连通长春宫。殿后接抱厦3间,黄琉璃瓦卷棚顶,面北,与长春宫相对,为清晚期宫中唱戏之小戏台,亦称长春宫戏台。该殿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
54、启祥宫(太极殿) 启祥宫(太极殿),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未央宫,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启祥宫,清代晚期改称太极殿。清代曾多次修葺。 |
55、珍妃井 珍妃井介绍:在宁寿宫北端贞顺门内,原只是宫中一眼普通的无名水井。珍妃是光绪皇帝的宠妃,因过错被慈禧太后打入冷宫。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据传慈禧太后仓惶出逃前,指使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淹死,次年回銮后,打捞出遗体,并追封为贵妃。 |
56、颐和轩 颐和轩介绍:在宁寿宫区中路,乐寿堂的后面,轩后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连以穿廊,形成工字殿。颐和轩前月台接甬路与乐寿堂相通,甬路两侧各设琉璃花池,轩两侧还有游廊连接乐寿堂,廊壁镶嵌敬胜斋帖石刻。现此处辟为珍宝馆展厅。 |
57、养性殿(珍宝馆) 养性殿(珍宝馆)介绍:在宁寿宫的北面,为清乾隆年(1776年)仿养心殿规制建成,乾隆皇帝曾在此赐宴王公大臣。晚清,慈禧太后住乐寿堂时,在此殿东暖阁用膳。光绪皇帝在此住过,并曾与慈禧太后在此接见外国使臣夫人。现此处辟为珍宝馆展厅。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珍宝大部分是出自紫禁城内掌管营造的机构——造办处奉旨制作的,还有一些则是逢年节庆典时地方官吏的朝贡品。这些珍宝大都选用金、银、玉、翠、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名贵材质,制作竭尽巧思,不惜工本,制作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被广泛应用在宫廷典章礼制、宗教祭祀、日用生活及休闲玩赏等各领域的活动,处处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具体细微地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宫廷风貌。 |
58、畅音阁 畅音阁介绍:在宁寿宫区的中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戏楼,阁高20余米,从城墙外也能望见楼阁的绿琉璃瓦顶。现辟作戏曲馆。 馆中展览依据故宫现存的大量戏曲文物,从演戏机构、戏装砌末、剧本、戏台、帝后赏戏景观等方面加以展示,并遴选当年入宫名伶的唱片复原播放,以便观众能以从视觉和听觉上全面感受清代宫廷的戏曲活动。 |
59、锡庆门 锡庆门介绍:是宁寿宫区西南隅的大门,是太上皇宫殿区通往紫禁城中路或外朝等处的重要枢纽。门内即皇极门广场及九龙壁,门外即箭亭广场。 |
60、九龙壁 九龙壁介绍:在宁寿宫区最南面,清乾隆皇帝改建宁寿宫殿区时,在皇极门外建造大型琉璃照壁,壁上饰九龙蜿蜒与云气与海水之间,故称“九龙壁”。 |
61、皇极门 皇极门介绍:是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的正门,随墙琉璃牌楼门样式,兼有门的形式与壁的特色。门南正对大型琉璃影壁——九龙壁,门北则与宁寿宫门遥相呼应,门内外都辟出宽阔的空场,空场东西两侧植苍劲长青的松柏。 |
62、皇极殿 皇极殿介绍:是宁寿宫区的正殿,初建于清康熙年,取名宁寿宫,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乾清宫规制改建,改名皇极殿,做为皇帝弘历归政后当太上皇时临朝受贺之殿。1796年,乾隆帝传位嘉庆帝,正月初一在太和殿举行授受大典,初四日,在皇极殿举办“千叟宴”。晚清慈禧太后六十寿典、七十寿典均在此举行兽典,死后梓宫也暂安放于此。 |
63、宁寿宫 宁寿宫介绍:在皇极殿之后,清康熙年做为奉养太后的地方,乾隆四十一年仿坤宁宫形式重建,将原宁寿宫匾额移于此处。乾隆皇帝准备当太上皇时在此宫祭神。乾隆帝八十寿典、嘉庆帝五十寿典,曾在此赐宴皇子、王公大臣。 |
64、乐寿堂 乐寿堂介绍:在宁寿宫区中路,养性殿的后面,乾隆皇帝预备做为归政后的读书憩息之所,室内北厅中央陈设的大禹治水图玉山为故宫所藏最巨大的玉雕,堂外院内环游廊墙壁皆嵌“敬胜斋法帖”刻石。清末,慈禧太后六十寿典后,曾居此堂,以西暖阁为寝室。现此处辟为珍宝馆展厅。 |
65、古华轩 古华轩介绍:是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轩为敞轩,座北面南,正面悬挂乾隆帝御笔“古华轩”木匾。轩之内外还悬木雕龙匾4块,明间楹联一副,均是乾隆帝为轩前的百年古楸而题。 |
66、符望阁 符望阁介绍:符望阁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为该院的主体建筑。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嘉庆七年(1802年)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 符望阁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宫花园的延春阁,平面呈方形,外观两层,内实三层,四角攒尖顶,室内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地分隔空间,又以金、玉、珐琅等镶嵌装饰,穿门越槛之际,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楼”之称。 乾隆年间,每年腊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赏饭给王公大臣。嘉庆皇帝也曾登临此阁,并有《咏符望阁》之诗咏。符望阁是宁寿宫花园中最高大的建筑,登临其上可一览紫禁城内外的秀色。 |
67、倦勤斋 倦勤斋介绍:倦勤斋位于宁寿宫花园最北端,符望阁后,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是乾隆当太上皇以后的住所,乾隆曾在符望阁内题诗中写到“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也是表达自己退位后的期望,倦勤斋的名字也得于此诗。不过乾隆做了太上皇后并没有在这里居住,更多的时间里这里成为乾隆听戏消遣的场所。 倦勤斋为一个封闭的院落,为面阔9间,东五间,西四间的格局。斋内以纱橱分隔不同小间,设有多处宝座床。值得一提的是斋内的装修十分豪华,在西四间的顶棚及墙面绘有通景画,出自乾隆年间著名的西洋宫廷画师郎士宁等人之手,通景画在当时宫廷中有很多处,这里的通景画则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 |
68、竹香馆 竹香馆介绍:竹香馆位于宁寿宫花园符望阁的西北,西倚宫墙,面东而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碧琳馆而建。 竹香馆上下两层,主楼三间,两侧耳楼各一间,耳楼两端又连斜廊,馆外遍堆石山,馆前建有弓形墙垣,正中开八方形洞门,两侧安琉璃漏窗,将竹香馆围成独立小院,院内松柏苍翠,环境幽雅。 |
69、玉粹轩 玉粹轩介绍:玉粹轩位于宁寿宫花园第四进院落,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仿建福宫花园凝晖堂而建,轩广三间,前出廊,轩内隔为三室,南称得闲室,北为佛堂,室内有通道可北通竹香馆。轩前东南侧横亘一道以彩色石片贴面的短垣,北侧则以游廊东与符望阁相接,将玉粹轩前隔出自成一体的小院。轩南与石山相连,有蹬道可达山顶。 |
70、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 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介绍: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区的西北角,建于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 年(1771—1776),共用6年时间才完成。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占地面积5920平方米,建筑布局精巧,组合得体,是宫廷花园的典范 之作。花园分为四进院落,结构紧凑、灵活,空间转换,曲直相间,气氛各异。 |
71、午门 午门介绍:又被称作“五凤楼”,位于紫禁城南面城垣正中,为禁城正门,是紫禁城四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主城楼两侧向前延伸出的城台上东、西各有两座方亭与中央的主楼形成呼应,形若朱雀展翅。 |
72、神武门 神武门介绍:在紫禁城北面城垣正中,为禁城北门。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玄”字为“神”字。城门楼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也是宫中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 |
73、东华门 东华门介绍:是紫禁城的东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城台中央辟三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城楼,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东华门内以西是文华殿,迤南为銮仪卫大库。 |
74、西华门 西华门介绍:是紫禁城的西门,与东华门遥相对应,城台当中辟三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门外设有下马碑石。 西华门乃连接皇城与宫城的重要枢纽,出西华门即正对皇家园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 |
75、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介绍:又称大高殿或大高元殿,是一座明清两代皇家御用道观。整个殿宇约占地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殿宇内有大高玄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高玄殿、九天应元雷坛、庑殿,还有一座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乾元阁。 |
76、宝蕴楼 宝蕴楼介绍:在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有三座单体西式洋楼,这就是宝蕴楼。它们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存放沈阳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所藏23万件珍贵文物,临时在原咸安宫旧址上建造的一处库房。如今,这里设置“故宫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故宫特色文创产品展示区等,一部分区域将作为文化研究与学术交流场所,实现有计划地对部分观众预约开放。 |
77、咸若馆 咸若馆介绍:故宫目前有45座佛堂,藏传佛教的佛堂:咸若馆是目前唯一对外开放的一座。咸若馆面阔5间,前出抱厦,黄琉璃瓦顶,是慈宁宫花园的主殿。 |
78、慈宁宫花园 慈宁宫花园介绍:慈宁宫花园位于内廷外西路慈宁宫西南,始建于明代,是明清太皇太后、皇太后及太妃嫔们游憩、礼佛之处。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深邃而优雅,宁静而肃穆。 |
79、慈宁宫 慈宁宫介绍:慈宁宫是故宫最大的宫殿,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太嫔等人随居。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为雕塑馆,供人们欣赏古代艺术。 |
80、寿康门 寿康门介绍:在2015年10月10日故宫新开放的区域中,最吸引人的便是寿康宫区域,这也是热播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的居所。 |
81、寿康宫 寿康宫介绍:寿康宫是乾隆为其母亲、崇庆皇太后量身打造的,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殿内悬乾隆皇帝御书“慈寿凝禧”匾额,东西梢间辟为暖阁,东暖阁是皇太后日常礼佛之佛堂。 |
82、皇太后寝宫 皇太后寝宫介绍:寿康宫的精美程度可以与养心殿相媲美,如今作为原状陈列对观众开放。寿康宫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建的皇太后寝宫,宫内摆件、装饰,样样耐人寻味,展现了崇庆皇太后生活、起居、娱乐的场景。 |
83、紫禁城城墙 紫禁城城墙介绍:2015年10月10日,故宫首次开放1/6段紫禁城城墙,供游客参观。观众能登上东华门城楼,沿着东南段城墙参观部分区域,再从东南角楼向西到达午门的雁翅楼展厅。 |
84、十八槐 十八槐位于断虹桥桥北,为18棵高大古槐,意境幽深,素有“十八棵槐”之称。最粗的树干周长达4.7米,树高最高达21米,最大树冠覆地半亩。槐树是古人十分重视的一个树种,植于宫中的谓之宫槐。 |
三、故宫门票
1.门票价格:
(1)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大门票60元/人;
(2)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大门票40元/人;
(3)珍宝馆门票:10元/人;
(4)钟表馆门票:10元/人;
2.大门票优惠政策:
(1)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免费参观,但须预约。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入院参观须有成年人陪护,1名成年人最多可带3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2)18周岁以上、本科及以下学历(不含成人教育),可购学生票,淡旺季均为20元/人。检票时需出示学生证、学校介绍信等有效身份证明。
(3)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原件,门票半价优惠。即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
(4)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费参观。
(5)持有本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凭相关有效证件原件,门票半价优惠。
(6)残疾人凭本人残疾证件,免费参观。陪护人不享受优惠,须预约。
(7)“三八”妇女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妇女享受门票半价优惠。
(8)“六一”儿童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的陪同家长一人享受半价优惠。
(9)“八一”建军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离退休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的遗属、现役军人家属,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3.珍宝馆、钟表馆优惠政策:
(1)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免费参观,但须预约。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入院参观须有成年人陪护,1名成年人最多可带3名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2)18周岁以上、本科及以下学历(不含成人教育),可购学生票,淡旺季均为5元/人。检票时需出示学生证、学校介绍信等有效身份证明。
(3)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门票半价优惠,即5元/人。
(4)离休干部凭离休证,免费参观。
(5)持有本市社会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门票半价优惠,即5元/人。
(6)残疾人凭本人残疾证件,免费参观。陪护人不享受优惠,须预约。
(7)“三八”妇女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妇女享受门票半价优惠,即5元/人。
(8)“六一”儿童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未满14周岁少年儿童的陪同家长一人享受半价优惠,即5元/人。
(9)“八一”建军节当日(如遇周一闭馆,提前一日实行),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离退休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的遗属、现役军人家属,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四、故宫地图
五、故宫是哪个朝代建的
紫禁城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朝二十四帝,近五百年时间中以此为国家中枢之地,政之所出,号令天下。紫禁城从明朝“永乐之治”肇建,到清朝“康乾盛世”定格,是我国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盛世风华历史的见证者。
六、故宫平面图
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真可谓有金城汤池之固。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言、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言,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言。其后为御花园。后三言两侧排列着东、西六言,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七、故宫面积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因此很多人都对北京有特殊的情感。而北京故宫更是对人们充满吸引力,因为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在古时候被称为紫禁城,它其实是北京的中轴线的中心。故宫占地面积有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