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周时期?
武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她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
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选贤任能,鼓励农桑,改革吏治,在内政上展现了非凡才能,继承了贞观遗风,为之后的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相比在内政上的才能,武则天在的军事上的成就就有些糟糕了。在她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频失利,漠南漠北被后突厥占据,安北和安西也被迫放弃。
二、周武祖籍?
周武(?—1390) 元末明初开州(今河南濮阳)人。元末投朱元璋,从定江东,灭汉;收淮东,平吴。积功为指挥佥事。平中原,进都督佥事
三、武周历史?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时期的周朝而称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正式掌权二十三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于紫微城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684年九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改紫微城为太初宫,由太后临朝改制。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6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神龙元年(公元705),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武周政权告终。705年十二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武则天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均田制的继续推行促进了农业生产,户口数由652年的380万户,增长到705年武则天退位时的615万户。武周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政治上,前期曾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后期知人善任,号称“君子满朝”的娄师德以及狄仁杰,“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均在其列。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置北庭都护府。历史学家郭沫若给予武周很高的评价,称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武周都城?
神都,洛阳古称。是唐、武周帝国的首都,多用于武则天时代,意为“神州大地之都”、“神圣之都”,乃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后临朝,改东都为“神都”。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定都神都。次年,从各州迁入数十万户充实神都,使神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口突破200万的城市。694年,世界各国元首为神都建立象征世界中心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695年,武则天置九鼎于神都。
神都俗称洛阳城,分为宫城(紫微城)、皇城、外郭城、上阳宫和神都苑,有3市109坊,总面积约455平方公里,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都。
神都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乃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麦加、耶路撒冷并称“世界四大圣城”。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先后有22个朝代政权建都于此,盛唐时期人口达118万。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神都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不仅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而且对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渤海国的龙泉上京、中京、东京,日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等都城的规划设计都明显受其影响。
洛阳以“神都”之名居首都之位21年后,唐帝国恢复两京制,继续与长安并称东西两京。洛阳是历史上唯一被官方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此后千年来,中国再无任何城市被官称为神都。而“神都”一词,成为了文人笔下以及国际上对中国首都的代称。
五、龙武2真武攻略?
龙武,世界BOSS 包括敌将 分身 和很多小头目,真武可以拉仇恨,拉住BOSS仇恨,BOSS会跟着真武走,BOSS被拉到一定距离,BOSS会脱,脱了以后, BOSS就回原点了。这时候谁在原点先打BOSS,就会再次拉到BOSS仇恨,更有机会可以拿到BOSS。
(目前BOSS回原点,不会回血,敌将和副本BOSS拉脱会满血)
六、武周封了多少武姓王?
史书记载的共封17个武姓王。
1、梁王武三思:是女皇异母兄弟武元庆的儿子,为礼部尚书,武氏诸王中最重要人物。
2、魏王武承嗣:女皇异母兄弟武元爽之子,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居宰相之位十余载,周国公。
3、建昌王武攸宁:女皇的堂侄,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直至为相。
4、安定郡王武攸暨:女皇堂侄,武则天派人杀了他的妻子,然后把亲生女儿太平公主嫁给他,从此进入武氏权力核心。
5、建安王武攸宜:女皇堂侄,以大总管身份参与对契丹的攻伐,凯旋而还,担任工部尚书。
6、恒安郡王武攸止:女皇堂侄,官场上止步于绛州刺史。被灭族后被李隆基看上,封为武惠妃,极尽宠爱。
7、安平王武攸绪:女皇堂侄 ,在嵩山隐君20余年,与山民同作,一贫如洗,以隐居不被牵连,受到时人赞美。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对他都很尊重,
8、河内郡王武懿宗:女皇从侄,被任命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契丹。唐中宗回归大宝后,仍然得到重用。
9、高阳郡王武崇训:武三思次子,被武则天配婚与安乐公主,是安乐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太常卿、镐国公。
10、南阳郡王武延基:武三思之子,原为南阳郡王,武承嗣过世后,受继魏王,娶李显与韦后的女儿李仙蕙。
11、淮阳王武延秀:武三思之子,娶了安乐公主,权倾一时,甚至觊觎皇位。
其他封王的还有郡王武崇敏、郡王武崇行、梁国公武崇谦、魏王武延义、陈王武延晖、咸安王武延祚。
七、刘武周外号?
刘武周的外号是定扬可汗。
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 今山西山阴南)。
刘武周援引突厥骑兵共击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奔还雁门。刘武周趁势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为了取得突厥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隋汾阳宫宫女献给突厥,突颜始毕可汗以战马赠与他。
刘武周如虎添翼,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军马邑。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
十八路反王,突厥的可汗就是汉人的王,所以是定杨王。
八、武周的民族?
西边与北边吐善、突厥出兵侵扰,无力抗击,故安西四镇失守。武则天在整顿之后,立即着手恢复她与唐高宗打下的疆域。长寿元年(692年)九月,派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率军出征西北。十月二十五日,王孝杰大破吐善,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安西四镇,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在群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武则天毅然加派安西四镇成兵3万。这一措施使安西四镇从此安定,直到唐玄宗时再无反复 。
武则天的边疆政策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坚决反对各民族之间的侵扰。在武则天民族政策的感召下:长寿元年(692年)二月,吐蕃、党项部落万余人归降;三月初五,天竺国遣使朝贡;五月,吐蕃酋长曷苏率部请归降;六月,别部酋长咎捶率羌蛮8000余人归降。圣历二年(699年)四月,吐蕃赞婆率所部千余人归降 。
收复安西四镇之后,武周王朝对外战争的目标主要是北方的契丹与突厥。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造反,13天后,武则天派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卫大将军李多祚等率军征讨,八月二十八日战于峡石谷,唐军大败。继而叛军又设计伏击,唐军全军覆灭。武则天再次发兵征讨,九月,在唐军与突厥兵的共同打击下,李尽忠兵败身亡。孙万荣收拾余众,军势复振,多次侵扰州县。神功元年(697年)四月十八日,武则天派武懿宗、何迦密率军征讨,五月初八,又派娄师德、沙吒忠义率军20万征讨,终于在六月三十日讨平契丹,斩杀孙万荣。长安元年(701年)十一月,武则天以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郭元振到任后,以南境硖口设和仁城,北境碛口设白亭军,控其要冲,拓宽州境1500里,突厥不敢侵扰。郭元振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5年中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遍野,路不拾遗,积军粮可支数十年。长安二年(702年)十二月,设北庭都护府于庭州,安定了北部边境 。
武周时期与周边各国的局部小战争,时起时伏,以武周胜利为多。武则天在位15年中,基本上维护了帝国的统一,疆域的辽阔,国家的强盛 。
九、武周史著作?
1、罗元贞先生的《武则天传》:罗元贞先生毕生从事于武则天研究,是解放以来运用新观点重评武则天的第一人。他的遗作《武则天传》问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2、雷家骥《武则天传》:以严谨的态度,细致的考辨,流畅的文笔,叙述出武则天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尤其对于她的性格特征、家庭关系及统治风格做了细致的分析,廓清了以往研究中的许多错误观点。3、苏童的《武则天》:比较客观,文笔也好,我就是读的这本书才开始了解的武则天。4、季羡林的《武则天正传》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十、武周宗室世系?
武周皇室出自太原武氏,世袭公侯,祖上出过一些郡守、算一个中等门阀吧。
武克已:后魏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受阳公
武居常:北齐殷州镇远将军、受阳公
武俭:北周永昌王谘议参军,赠并州剌史
武华:隋东都丞
武士彟:唐应国公、工部尚书转荆州都督。
武士彟为唐朝开国十七大元勋之十三名,免一死。他在武德年间的地位,还在许多凌烟阁名臣之上。(唐朝开国十七元勋, 谓之《元谋功臣榜》,并非凌烟阁二十四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