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威尼斯双年展?
第五十二届[2007年]台湾馆主题:非域之境。
威尼斯双年展一般分为国家馆与主题馆两部分。主要展览的是超现代艺术。威尼斯电影节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份。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
二、2021威尼斯双年展?
当地时间2021年5月19日,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举行。
2021年5月22日,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在意大利威尼斯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设有61个国家馆,另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112个团队和个人参展,主题是“我们将如何共居”,分为“在多元生物之中”“新家庭”“新兴社群”“跨境”以及“同一个星球”等五个单元。
三、威尼斯双年展时长?
官方发布消息称,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延期,由原定的5月23日至11月29日,改为8月29日至11月29日举行。为期三个月
四、威尼斯双年展艺术作品?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雕塑与建筑艺术展”已率先亮相,中国艺术家范海民、傅榆翔、闵一鸣、聂竞竹、沈敬东、王艺、吴蔚、张红梅、张兆宏、朱尚熹的艺术作品在雅典耀科学艺术宫展出。这些作品涵盖当代公共艺术、人文景观、波普艺术、时尚艺术、数字雕塑等多领域,展现了当代中国雕塑艺术的多元现状与整体面貌。
五、2023年威尼斯双年展时间?
官方发布消息称,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延期,由原定的5月23日至11月29日,改为8月29日至11月29日举行。为期三个月
六、2021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
5 月 22 日 「2021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威尼斯的拿破仑花园举行,主题为「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共分为 5 个单元,包括「在多元生物之中、作为新家庭、作为新兴社区、跨境、作为一个星球」。
本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共设 60 个国家馆,有来自 46 个国家和地区的 112 个团队和个人参展。同时本届双年展还设置了 17 项衍生活动,将在威尼斯城各地举办。
七、2022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
展览主题为“我们如何共同生活”,于疫情前就已确定,从展览的作品到人们参展方式的变化,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为如何应对危机提供了一个案例。策展人哈希姆·萨基斯说,以往的威尼斯双年展习惯于站在欧洲的角度向世界抛出答案,而此次双年展则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建筑师的不同解决方案,他们从各种各样的本土文化中汲取灵感,探讨如何解决应对当代挑战。
八、国际双年展的主题和形式分别是什么?可以举个例子吗?比如威尼斯双年展
关于远届|Archipedia
远届|Archipedia 是深究壹贰板块的新系列,让对于学术有兴趣的同学来从词条入手,逐渐织起理论知识系统性框架。Archipedia 一词源自于Architecture+Encyclopedia,但初衷并非做一册建筑的百科全书,而是更倾向于尝试给大家见过但不太熟悉的学科专业词语去进一步挖掘,尝试有着更加清晰而具有当代定义的解释。类似于维基百科或者萌娘百科这样的互动式词条,旨意在探索一个词条在不同时间,不同主体对象,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与其迭代关系。所以更准确的来说,是由大家待完善的词条。
现在让我们来到二十世纪末的当代时期,此时的国际格局已经初步奠定,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以及不同城市有各自的城市化进程。这使得建筑议题在世界上并非只有一种声音,当地方的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不可避免地要进入这个时代下,它们对自己所在城市的社会论述(Social discource),建筑不仅要回应它们来自的时代、国家和地区,同时也要关心当下的社会议题,使其得以超越其自身,亦或是以另一种方式回溯本源。前言
最近三期Archipedia,笔者尝试城市策展(Urban Curation)的侧面来观察,建筑学除了关于自身设计和建造的探讨之外,它又能对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以及自身所在的城市有怎样的论述(Discource)?在第一篇中,笔者将会简要的对历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进行大概的梳理,并且对其中不同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对主要议题所做出的回应介绍个大概,借此希望我们可以了解当代的建筑学议题在关心什么,不同国家的建筑师又是如何回应这些时代议题的。第二篇则聚焦于不同阶段下的建筑学所回应的时代命题,过去有什么主张,而在那时候又是如何放眼于未来的,这一篇将焦聚包豪斯时期的魏森霍夫住宅展以及在MOMA曾经展出过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以及后来的“解构主义7人展”等,以此希望解读建筑作为一种宣言,对时代又有怎样的回应。在第三篇中,笔者将以深港建筑双年展为文本,希望可以更加具体地讨论“城市策展”这个概念,建筑师是如何以“策展”这个角点来对当下的城市发展进行提问,以城市策展对在地文化进行发掘和活化。
城市策展作为一种反映地域与全球、共性与个性的事件型创作
说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最早的时候,它并非是作为城市规模的展览,而是作为抽象艺术展。早在1968-1980年,Franco Albini、Louis Kahn、Paul Rudolph与 Carlo Scarpa四位建筑师的作品以图纸,模型和照片的形式被展示给公众。展览的建筑是作为纯粹的抽象形式而存在的。随后的1972年,四位大师Frank Lloyd Wright、Le Corbusier、Louis Kahn与Isamu Noguchi的建筑作品加入。 而在1974年,意大利建筑师Vittorio Gregotti说服董事会将建筑版块正式纳入威尼斯双年展,这才真正开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历史。1975年Gregotti组织艺术家、建筑师为Giudecca岛上废弃的磨坊厂设计方案,三十个小组参加这场以“重建当地性”为宣言的竞赛,目的是为了重建双年展而寻找其大众基础。在长久中断之后(1968到1974),双年展在这时候才重新开启关于本土、国际和政治问题。 1980年秋天,首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开幕。意大利建筑师Paolo Portoghesi成为建筑双年展首任策展人,弃用之前传统的展览地点城堡花园,改用军火库作为展览空间。本次展览主题“过去的呈现”(The Present of the Past)。这一主题是对当时正风起云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次脚注,所要表达的正是对于被现代建筑忽视的历史文脉的重新肯定与反思。 在城堡花园的园区中散布29个国家馆,一直以来,国家馆被看作是威尼斯双年展区别于其他同类型展览的最大特征,这也使得双年展一直能够保持其极高的世界知名度。Casabella杂志主编 Francesco Dal Co出任成策展人。本届特点是首次邀请以国家为单元使得国家主体成为展览的一部分。从此,国家馆的参展也成为了建筑双年展不可或缺的传统之一。 自此,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本身从从属于艺术中的“抽象艺术”分支到通过历史遗址改造对“当地性”的寻回,再到邀请世界各国到城堡花园来参展,威尼斯双年展带着威尼斯城市本身完成了从本土身份到世界舞台的转变。
城市策展 Urban Curation
现在让我们从地理配置和功能上来认识整个城市策展的安排,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地理格局上主要分成三个地点:城堡花园(GIADINI)-国家馆展区军火库(ARSENALE)-主题展展场整个威尼斯城-会外展场其中位于威尼斯东南角的城堡花园是国家馆展区,在一个大的花园中周围散落着不同的国家各自的展馆,不同风格各异的展馆代表着不同国家的主体性(Identity),在策展人出好一次展览的主题之后,每个国家均要回应这个主题,作为属于它们自己的答案。而在东侧呈线性排布的军火库则是双年展主题展展场,与国家馆展区不同的是,在这片展区不是以国家和他们之间的各自的展馆为主体,而是以策展人和回应其主题的艺术家为内容。在军火库线性的室内空间中,许多不同的建筑师各自所回应同一个主题的展品在一个线性的展馆中依次展示自己的光彩。每当到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时候,威尼斯整座城市的不同地方都会相继“打开家门,迎来观众”,在会外也有着很多节点式的国家馆,同时也回应着不同地方的事件特质。
以建筑为图(Figure)的地图中,我们可以理解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一项城市级别的事件,与城市文脉的关系:看到沿着威尼斯运河边上散布的会外展览点,集中在线性军火库(ARSENALE)中的主题展场,以及在东南隅独立成园区的城堡花园(GIARDINI)。
而在以建筑为背景(Ground)的地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人们是怎么从外界进入威尼斯这座城市,从相对高密度的运河两岸,在圣马可广场(04所在地)乘坐两个公交车站即可到达军火库。而城堡花园作为各个国家馆的所在地则更靠近码头。
主题型事件城市 Event City
在军火库(ARSENALE)和城堡花园中的中央展区(CENTRAL PAVILION)中,和会外展览,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百花齐放的城堡花园不同的是,在这两个场馆中遵循着展览馆的建筑类型,在一个线性或者是网格状的场所中对主题进行集中的展示和回应。以去年的建筑双年展主题"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为例,针对这个议题本身,策展人和不同的建筑师对话,通过限定不同主题,或者是有着展陈的要求。策展人Hashim Sarkis在展览前言中针对展览主题说文解字到:How:即是讲实际的方法和具体的解决方案Will:展望未来但同时也在寻求远见和决心,从力量中汲取建筑想象We:第一人称复数,因此包含其他人和其他物种的人Live:不仅意味着存在,而且意味着表达生活,利用建筑与生俱来的乐观Together:意味着集体、公地、普世价值,强调建筑作为一种集体形式?:表示一个开放的问题,通过提问来挖掘建筑的价值潜能 当我们再从主题展的策展框架的具体呈现来看,在军火库的展览被分为三组议题:1.不同多样的存在之间 (Among Diverse Beings)2.作为新的家庭(As New Households)3.作为新兴的社区(As Emerging Communities)这三组议题从三中不同范畴的角色回应了“我们”(We)作为在地球上生存的主体究竟有怎样的角色? 而在城堡公园的中心展厅中则是两组比较大的议题1.穿越边界(Across the Borders)2.作为一个共同的星球(As One Planet)这两组议题更多地回应“怎么做”(Will do?)的语境,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危机,我们作为同一星球上的物种该如何应对?
不同国家之间,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对话的展览 Conversational Exhibition
有趣的是,当策展人选定一个题目之后在不同国家馆之间也会回应这个议题,而不同国家之间的个性差异又会相当的明显。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回应中看到不同国家对自己的文化身份的宣言和自我认同,从一种地域性的角度来回应一个较为普世的问题。同时,展览本身具有一种互闻(Interaction)的形式,它由策展人提问或者征集,由不同国家,不同的艺术家、建筑师等创作者进行创作回应,使得不同创作者之间的创作形成一种张力,这也是策展行为的内涵所在。
从美学反思到社会责任,再到本体思考
威尼斯双年展历届主题变化下面我们把从2000年开始往届的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按照时间的次序往下排列,借此可以梳理当代建筑学正在关心什么议题:
我们选择从2000年开始的这一个事件节点,是因为也正刚好是从后现代主义盛行的90年代迈向千禧年大关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开始的双年展,Fuksas作为策展人首先提出“少一些审美,多一些道德”(Less Aethethics,More Ethics)。这开始意味着建筑双年展重新回到其关注社会、政治、伦理的角色定位,而不仅仅是建筑师们展现各自美学和实践成就的场所。“少一些审美,多一些道德”Less Aethethics,More Ethics
从2000年的双年展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策展人鼓励建筑学不要自说自话,讨论学科自身的美学体系,而是更多的是超越自身的范畴,更多地讨论社会的议题。鼓励建筑学应当更多地关注社会伦理。而后的下一个(Next)和变形(Metamorph)则更多的是围绕建筑在跨工业、科技和网络发展下的可能性展开论述。
第七届建筑双年展的主题试图传达快速转型社会的深刻不安,在这些社会中,建筑师的数据和参考点已经彻底改变。Fuksas的展览设在“Le Corderie”,将参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 280 X 5 米的“大”屏幕上,其图像提出了关于大都市、被矛盾、冲突、污染、难民的戏剧性状况污染的地区以及新的社会聚集中心的问题像车站、机场和购物中心,以及对五十位建筑师的一系列采访。“城市:建筑与社会”Cities:Architecture and Society从2006年开始,双年展主题中的所谈论的对象不再是建筑,而是与建筑关联的更大的议题。比如说在2006年中的城市:建筑与社会(Cities:Architecture and Society),这里策展人可能想讨论的是城市是由作为物质基础(Material-based)的建筑和作为关系基础(Relation-based)的社会来建构而成,当代城市中的建筑师不再像是18世纪的奥斯曼那样,是以执政者为背景伟大的建造家。而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公民建筑师(Civil architects),建筑的意图和功能是围绕着公民的需求展开的,建筑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社会和都市,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福祉。在此之后的Aaron Betsky所指定的“在彼处:超越房屋的建筑”,他希望建筑能够在社会上承担超越其自身属性的只能,建筑不仅仅只是房屋而已。而到了2010年的妹岛和世,一如她在创作中强调的“不期而遇”,她制定的主题是“人们相遇于建筑”,希望建筑双年展可以助人们协调与建筑的关系;帮助建筑协调与人的关系,并且帮助人们处理好自身的关系。
“本源”Fundementals
到了2012年,被委任为策展人的David Chipperfield提出了"Common Ground"的主题,意为共同基础:不同的建筑师及他们的展览之间应当回到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有一个共通的“建筑为何”的共识之下,建筑师们再讨论各自的主张。到了2014年,策展人为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他在这次展览对于建筑本体的回溯性宣言则更加彻底而激进:他意欲从建筑的各个元素在历史和地域的变化中去寻根刨底,在建筑元素的变化中去再现“现代性”对于当下建筑建设和创作的影响。而到在2016年和2018年的双年展中,“来自前线的报道”和“自由空间”,更多地是去探寻建筑在当下的各种面向中的担当,以及对当下空间的重新想象。
从回溯本体到想象真实,再到应对时代挑战
时代议题促使建筑学本体不断更新迭代既然有了如此宏观的议题,以及朝向众多的框架,那么在威尼斯双年展中的具体呈现是怎样的呢?而这些建筑师或者艺术家又是如何回应当届策展人的提问和限制呢?下面我们把观察的视角再放的更加具体点:让我们从近10年的金狮奖来解析什么样的展品是符合当届策展人期望得到的回答?而这些展品又是怎样通过建筑学的方法来回应目前愈发紧迫和影响深渊的时代议题?借此我们希望可以窥见一些当代的建筑学思考。
议题:“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什么才是建筑的共同价值和基础
策展人David Chipperfield希望建筑和建筑文化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共同的基础可以是近似的价值观,共同所处的城市的背景(Urban Context),希望不同建筑师可以超越各自的风格,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有着更加多元的呈现。
回应1:非正式的烂尾房亦可成为垂直社区
在第 13 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上探索委内瑞拉加拉加斯的一个非正式的垂直社区:Torre David | Grand Horizonte – Venice Biennale 2012Urban Thinktank & Iwan Baan Biennale di Venezia, Venice Italy 这个项目由荷兰摄影师Iwan Baan和委内瑞拉的智库组织Urban Thinktank,以及伦敦的策展人Justin Meguirk共同完成。他们共同探讨了“Torre David”,一座位于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未完工废弃办公楼。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45层办公楼,在开发商业主去世和当时南美经济奔溃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烂尾楼”。 但直至今日,该建筑已经成为了超过750户家庭的临时居所,其中的居民原本住在贫民窟中,通过自发组织群居和划分不同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这座烂尾楼以一种偶发而自然的发展方式成为了一个可以正常运作,可以独立发展的居住空间。在不同的私人区域,居民引入各自的装饰,。而在公共的区域,居民自发引入了教堂、餐厅、理发店和裁缝点等公共设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给自足(Self-Sufficient)的社区。
回应2:Home for All:共有之家,避难所不仅是避难,而是重新营造家园和社区
这个展览由当年已经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伊东丰雄(Toyo Ito)策划,他邀请了三个非常年轻的建筑师:Kumiko Inui, Akihisa Hirata and Sou Fujimoto。这三名建筑师作为他的学生在当年日本2010年3.1海啸的灾区重建中设计了非常多的临时避难所(Shelter),建筑类型大都采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建造:利用当时被冲走的漂流木,亦或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木材进行建造。这个项目在当时有着非常深远的教育意义,不仅是年轻一辈建筑师的实践平台,而且是当时各个高校建筑学正在盛行的课题。
议题:“本源”Fundamentals:重新回顾建筑的历史,反思现代性
在2012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策展人库哈斯(Rem Koolhaas)一反往届讨论时代议题的趋势,他想要通过讨论门、窗、地板、天花等基本建筑元素在我们全球民族的百年历史中的演变,去讨论地域性与全球化、多样性和统一性、传统和现代在建筑发展进程中带来了什么影响?而且他想透过本次展览提出三个问题:
1.西方现代的建筑体系,是否在消解国家和民族建筑的多样性?
2.基本构件是否能让我们回到建筑的本源?
3.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基本法则?
回应1:Crow's Eye View:从南北韩两国两制的发展历程见证现代性对城市的影响
今天,朝鲜半岛是战后两极分化的一个显着例子:两个对立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在全球媒体的对比/冲突中不断呈现,但仍然保持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筑在这种两极分化中的作用是有帮助的。朝鲜试图在战后遭到破坏的背景下代表一个新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愿望——一个可以适应现代主义的白板。在韩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孕育了一种代表全球化世界理想的现代化形式。
这些对现代性的独特吸收,以及两个邻国之间的关系,在韩国馆的一个名为 Crow's Eye View 的展览中得到了体现:策展人邀请了一个由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诗人、作家、艺术家、摄影师、电影制作人、策展人和收藏家组成的多学科小组来展示在朝鲜和韩国之间历史地貌和政治地景之间产生的巨大差异。
议题:“来自前线的报道”Reporting From the Front: 建筑作为行动在前线能够做什么?
如果说上一届库哈斯在“本源”中对于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提出了疑问和质疑,那么说这一届中亚历杭德罗(ALEJANDRO ARAVENA)则对建筑师的角色保持了一种批判性的态度,这里亚力杭德罗认为,人类大量地利用建筑作为一种政治和物质生产的工具,造就了大量地荒盲土地和大片质量不高的人类居住区。“没有人可以为之骄傲”。他开始思考:是什么推动了对建筑的需求;如何识别和表达需求和愿望;哪些逻辑、制度、法律、政治和行政程序导致了对建筑的需求,以及它们如何让建筑提出超越平庸和自残的解决方案。 “建筑作为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工具,挑战我们在更基本的层面评估私人行为的公共后果。” 亚历杭德罗认为,我们需要与公众和所有可能的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创建我们的生活空间的决策和行动,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区。建筑需要通过行动来证明它可以对社会和政治生活进行改良,建筑是所有艺术中最具政治性的。
回应1:UNFINISHED:与既存建筑遗产共处,以回收再用代替新建
liiaqui Carnicero,Carlos Quintans,Spanish
面对当下日新月异的城市环境,以及总以“地标”为光环的当代城市。人类总是从破坏中重建,但是这样却不能真实地解决他们的需求。来自西班牙的共同策展人、建筑师从另一个角度反思了建筑的基本特征:和不完整和未完成的事物和谐相处,以不断适应人类新需求的能力。展览展出了与西班牙丰腴遗产相处地各个建筑的案例,并且总结出了加固(Consolidate)、再适应(Reapropiation)、可适应(Adaptable)、填充(Infill)、裸露(Naked)、栖息(Perching)、重新分配(Reassignment)、引领(Guide)、地面(Pavement)等策略。
议题:“自由空间”(Free Space):建筑出于一种慷慨的精神,给予人馈赠
由Grafon,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所组成的建筑师团体,在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所制定的“自由空间”的主题,与以往强调宣言式的时代对话和雄辩不同的是,这次的主题相当之柔软而温柔。自由空间(Free Space)强调一种慷慨的精神,它强调建筑既要解决问题,又要有提供免费和额外空间的能力;既要架构现实,又要有发现额外的和意想不到的能力;既要满足私人项目中排他性和商业限制条件,又要争取大自然的馈赠:风、阳光、空气、重力和阳光等;既注重回顾审查思维方式;看待新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又同时鼓励有一个民主,没有任何功能但又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此议题之下,Grafton所强调的是一种面对世界的慷慨态度,而非仅以建筑师的角色去思考问题。
回应1:Svizzera 240: House Tour:从日常空间中寻求另一种空间的诗意
Alessandro Bosshard, Li Tavor, Matthew van der Ploeg and Ani VihervaaraSwitzerland
来自瑞士的团队选择了一个再也平常不过的“未完成的家”的主题,但通过他们对展馆空间充满奇思妙想地配置和不同场景的失真透视构图,让观者在体验空间的同时也参与进不同空间的转场。“我们想带游客进行一次房屋之旅,它为您提供一种夸张的建筑感,您可以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到自己家的特殊性。我们非常希望这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反思公寓的内壳在塑造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身份方面所起的作用。”他们在后来对于设计意图的采访这样回答到。
议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人们该共同如何应对地球未来的危机?
本届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已体现于标题中。该标题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这个问题是开放的。“我们”:说明主语是复数,因此可以包容其他人群、其他物种,呼唤一种更具共情理解力的建筑学。“将”:表明在面向未来的同时寻求愿景和决心,从建筑想象中汲取力量。“如何”:指向操作路径和切实方案,强调建筑学思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重要性。“共同”:意味着社群、共同体、普世价值,凸显建筑作为一种集合形式和一种集体表达的形式。“生活”:意味着不仅仅要生存,还要繁荣,要兴盛,要居住,要表达生活,挖掘建筑学内在的乐观主义。“?”: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而非一个修辞层面的问题,寻求(多种)答案,称颂蕴含于建筑、超越于建筑的多元价值。 “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这个问题,初听起来古老而紧迫。古巴比伦人在建造通天塔时曾如此发问;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讨论政治问题时也曾如此发问,他的回答是“城市”;法国和美国的革命者亦如此发问。在1970年代早期的动荡背景下,蒂米·托马斯充满激情地在歌声中发问:“我们为何不能共同生活?”这不仅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同样是空间问题。近期,社会规范的快速转变、左翼与右翼的政治极化、气候变化,以及劳动和资本之间割裂的不断扩大,都让该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且无处不在。与此同时,当代政治模型的羸弱使我们不得不寄希望于空间,或许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探寻建筑塑造居住的方式,由此想象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的潜在模型。
回应1:Wetland:透过“他者物质”来为未来寻求机会
Kenichi Teramoto and Wael Alawar,UAE
来自阿联酋的建筑师没有把关注点过多放在建筑上,而是放在了他们国家含量最高的盐。他们透过关注和盐相关的地域条件和人文历史,以及研究如何把让盐转化为可行的不同的建材,以应对未来资源缺乏的挑战。由于环境挑战引发的自然元素的使用和对源自周围动植物的新材料以及乡土习俗的探索,他们强调了“回归自然”的现象。使用盐创造了一种水泥替代品,通过探索海盐作为一种传统的、当地采购的建筑材料,在展场中央创造了一个大型原型结构。
回应2:STRUCTURES OF MUTUAL SUPPORT:以共同共创共建创造出一起生活的环境Framework Collaborative (members of GK Enchanted Farm Community and Architects Sudarshan V. Khadka,Jr. and Alexander Eriksson Furunes)Philippine
STRUCTURES OF MUTUAL SUPPORT是一项自发组织的,以合作和练习的方式来让一个社区自给自足地搭建起必要的基础设施:教育、住房社区中心等等。比较有意思的是该项目并不是由建筑师主导的,Framework Collaborative鼓励一种“相互支持”的实践方式,出于项目所在地GK Enchanted Farm的资源贫乏缺乏资金,他们只能通过工作坊以及共同搭建的形式来让村民自给自足。经过一些项目的积累,设计师整理出了数个可以供居民自己学习和实践的工具包:分阶段展示项目开始前:学习(Learnning):LIFE→WORK→PLACE通过数次破冰以及共创工作坊,对当地的资源和地理情况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同时也促进邻里之间的了解。提问(Questioning):PROBLEM→POSSIBILITIES理解村民自身的需求,并且对建筑的目的进行提问和讨论,形成功能(Programming),以及讨论这个项目的可能性制作(Making):PROGRAM→STRUCTURE→MATERIAL→TECHNIQUE这部分是建筑师比较熟悉的,从建造的角度去理解项目,通过模型的模拟和小尺度的实体搭建去探索结构、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可行性 项目正式开始时:构思(Concept):GRID→MAALIWALAS对建筑的概念要有清晰的预期,不仅是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而且要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使用需求。设计(Design):SPACE→STRUCTURE→LOCATION对于空间容量,结构选型以及基地选址的关系,在场地要有清晰的认知,以便建筑可以搭建成功。建设(Building):DOORS→WINDOWS→SHELVES真实的搭建是一个1:1的门窗墙体和家具的不断测试和应用的过程。
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威尼斯双年展官方网站的记录档案https://www.labiennale.org/en相关网址:[1]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venice-architecture-biennale-2016-spanish-pavilion-unfinished-projects-06-09-2016/[2] https://www.archdaily.com.br/br/882290/home-for-all-em-soma-toyo-ito-and-associates-plus-klein-dytham-architecture?ad_medium=gallery[3] https://www.archdaily.com.br/br/882290/home-for-all-em-soma-toyo-ito-and-associates-plus-klein-dytham-architecture?ad_medium=gallery[4] https://www.archdaily.com/962365/recurring-qualities-explored-at-the-2021-venice-architecture-biennale-a-visual-essay-of-national-pavilions[5] https://iwan.com/portfolio/venice-biennale-2012-utt-iwan-baan-torre-david/[6] 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chitecture/2021/information[7] https://nationalpavilionuae.org/architecture/2020-2/gallery/[8] https://www.metalocus.es/en/news/structures-mutual-support-philippines-pavilion#:~:text=Structures%20of%20Mutual%20Support%20is%20a%20critical%20exploration,the%20grid%2C%20and%20the%20local%20concept%20of%20Maaliwalas.[9] https://issuu.com/seamlessterritory/docs/agdam_barda[10] https://borderecologies.org/WHEAT-AND-WEDDINGS[11] https://www.archdaily.com/893770/swiss-pavilion-at-2018-venice-biennale-celebrates-peculiar-form-of-architectural-representation[12] https://carusostjohn.com/projects/island-venice-architecture-biennale/[13] https://universes.art/en/venice-biennale/2018-architecture/freespace-giardini/michael-maltzan[14] https://issuu.com/icarnicero/docs/biennale_todo[15] https://www.archilovers.com/projects/184511/en-art-of-nexus.html[16] https://www.gulftoday.ae/culture/2021/05/26/wetland-opens-uae-national-pavilions-exhibition-at-biennale-architettura[17] https://www.archdaily.com/515544/inside-korea-s-crow-s-eye-view-nil-golden-lion-winner-at-the-venice-biennale-2014[18] https://www.archdaily.com.br/br/882290/home-for-all-em-soma-toyo-ito-and-associates-plus-klein-dytham-architecture?ad_medium=gallery 远届 InVision 如有收获不要忘记转发、在看,分享给更多的人期待大家的围观,谢谢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www.yuanjie.design
九、双年展为什么叫双年展啊?
双年展是一种制度化的美术展览形式,在西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我国采用此种制度较晚,因此在中国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1992年“广州90年代首届艺术双年展(油画)”首次提出了双年展的概念,揭开了中国举办双年展的序幕。双年展广义上还包括各种三年展、四年展等连续性的大型展览,它们通常是跨国的,也因此成为全球艺术与文化的交流盛事。展览内容极具现代性和探索性,是一场高端的国际艺术展示活动。在展览上,世界各国也会积极推出最新的艺术创作成果,为世界艺术沟通搭建桥梁。
十、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
弥漫。
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于2011年6月4日至11月27日举行。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启迪” 。
为确保此届双年展中国馆的质量与水平,文化部成立了由范迪安、谭平、王璜生、张子康、舒可文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确立了国家馆展览策划方案的评选机制。专家委员会推荐了15位活跃在当前艺术领域的策展人作为候选人,并对收到的11份策展方案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评选,最终确定了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彭锋以“弥漫”为主题的策展方案。
该方案以中国哲学主张宇宙万物以“气”为本来的思想,呼应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多重地方性”相互“启迪”的主题,提出“弥漫中国味”的策展理念,通过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酒、茶、中药、香、荷等气味性的物品,与中国馆诸多局限性的空间现场构成独特的展览关系。
艺术家分别以五种气味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将创造出一个相互呼应的感觉世界,以期在轻盈的烟雾与气味中激活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综合感受,诠释由 “弥漫”而延伸出的“调和 ”、“包容”、“衍生”、“创生”、“柔性”、“疗治”等相关的心理、行为方式。
同样是启迪,相比“光照”所意味的精神性,“弥漫” 更有心理性的气质,相比“光照”的影响力量,更具有体贴的调和效用。“弥漫”所蕴含的方式和路径随缘而行,变换无尽,可漫千里之外,弥千年之久。不同的气味,源缘相惠,聚而不烈,散而不竭。在一个充满交流、冲突的全球化世界中,“弥漫”所寓意的气质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冲突,促成融合,它同时也是对双年展主题所提问题的一种共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