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萧红在旅馆里写的诗?

296 2024-01-10 06:19 admin

一、萧红在旅馆里写的诗?

去年在北平,

正是吃青杏的时候;

今年我的命运,

比青杏还酸!

——萧红

这是萧红在和汪恩甲回到哈尔滨,住进道外东兴顺旅馆时萧红写的诗,也是萧军初见萧红时看到的诗。读罢这诗,我们不仅能将萧红小女子的情怀领略一二,也不禁让人感叹到底是什么样的遭遇,怎样的女子,能有着如此转折的人生,有着比"青杏还酸"的命运。

二、萧红怎么逃出东来顺旅馆?

水灾,旅馆老板都跑路了,被萧军救出来的

三、萧红故居在太阳岛哪里?

不在太阳岛。

萧红故居的地点在哈尔滨市呼兰区,这里也是萧红的出生地,十分具有怀念的意义. 萧红的故居是怎么样的 萧红故居的地点在呼兰区的南二道街204号,在1908年的时候开始建造,面积为3500平方米,属于国家2a级的旅游胜地。

四、萧红资料?

萧红,出生于1911年6月11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文学洛神,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等等。

五、萧红丈夫?

萧红,未婚夫汪恩甲(订婚,后解除婚约)

前夫萧军(未举行婚礼仪式)

丈夫是端木蕻良。

萧红,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六、萧红老公?

端木蕻良是著名作家,20多岁就创作出30多文字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曾经再版数次。但他最著名的头衔却是萧红的丈夫。

作为萧红的丈夫,端木一直背负着插足二萧婚姻,抛弃萧红的恶名。端木从未对此进行辩解。这些年随着当事人都已经作古,比较客观真实的历史事实被揭开,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端木和萧红间的是非恩怨。

七、作家萧红?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学名张秀环,又名张廼莹,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其小说具有鲜明文体特征,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主要代表作品有《孤独的生活》《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逝于香港。

八、萧红介绍?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九、萧红作品

萧红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的作品深情绵绵,真诚而触动人心。萧红的文学才华、她对社会的深入观察以及她斗志昂扬的个性使她的作品独具魅力。本文将介绍一些萧红作品的精华,带你走进这位杰出女作家的世界。

1.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红色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的苦难,展现了广大农民的艰辛生活。作品以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在封建社会和旧式婚姻制度下,女性的命运和困境。

随着故事的展开,主人公呼兰化身为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通过她的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向读者揭示了处于压迫中的农村妇女的生活现实。萧红在小说中展现出对农村社会问题的深度洞察和对人性的关怀,使得《呼兰河传》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2. 《生死场》

《生死场》是萧红创作的另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黑暗面。这部小说以一个贫困农家女的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社会阶级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小说中的女主角王文与女儿阿珍共同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她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受到社会和命运的压迫。通过对王文与阿珍的塑造,萧红将人性的善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使读者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和塑造了一个人的命运。

3. 《烟花》

《烟花》是萧红的一篇短篇小说,用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小说以烟花作为象征,通过描写烟花的绚烂和消失,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

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村家庭的一段经历,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小女儿小银面对外界的残酷和生活的艰难,却用她单纯而坚定的信念和内心的美丽,温暖了这个家庭,也给予了读者以深深的触动。

4. 《踪迹》

《踪迹》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展现了萧红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对人性的思考。作品中的每个故事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通过不同人物的经历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们所面临的境遇。

每个故事都以真实的细节和生动的描写打动读者,使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众多层面有了更加细腻的认识。这部小说集像一个窗口,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也让人们思考如何面对和改变这样的现实。

5. 《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是萧红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记述了作家三毛的一生。作者通过对三毛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她对人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三毛是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智慧,同时也为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而不停地奔波。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三毛以及她与萧红的友情,同时也能够深入思考自己对于人生和自由的理解。

结语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她的笔下展现出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这些作品无论是从主题的选择还是从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展现了萧红作为一位杰出女作家的才华。

通过阅读萧红的作品,读者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够思考人性和命运的种种变化。萧红作品中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她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萧红的作品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从影响力上都是独具一格的。她用她的文字,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她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大读者所喜欢和推崇,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耀眼的一颗明星。

十、萧红在文学上是不是被过誉了?

萧红24岁那年来到上海,作为一个文学新人,被鲁迅、胡风等左联作家隆重推上了30年代中国文坛,她的小说《生死场》材料新鲜,手法生疏,有血有肉,来自国难前线。巧合的是丁玲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也是在24岁;后来张爱玲大部分经典作品也是二十三四岁发表。萧红成为当时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女作家之一,鲁迅说她是我们女作家中最有希望的一位。

不同于丁玲、张爱玲早期的爱情故事,萧红写的却是农民和国难,进入了一个通常是男人们关注的社会中心议题。到非常晚以后学界才发现,萧红的国家苦难后面的核心还是女性命运。这也是萧红和围绕在她周围的左翼作家的不同。那种感觉就像一团黑色墨汁中滴了一滴血。

萧红在现代文学史本来就有一个地位,比如她属于东北作家群体。东北作家群其实是当年的一批左翼作家包括萧军、白朗、骆宾基、端木蕻良等。众所周知萧红和鲁迅有很深厚的关系,接近于父女跟师徒之间。有人认为她在精神上是鲁迅的传人。但是真正在现代文坛上面、文学界里面,大家开始觉得她真是个了不起的作家的这个过程,比较类似于她同代的一个才女作者,张爱玲。两个人都是出口转内销的。

张爱玲也许是作家里最出圈的一个,今天读者非常多。萧红相对而言稍微寂寞一点点。张爱玲首度被世界文坛肯定的,是因为夏志清,在他当年那本《现代中国小说史》里面,把张爱玲推崇到一个前无古人,至高无上的地位。经他这番抬举,使得大家重新开始注意过去曾经被当作通俗作家的张爱玲的文学价值。然后慢慢在台湾、在香港,越来越多人爱读它,终于这股热潮回到了大陆。那么,重新发掘萧红的则是美国汉学家葛浩文。

葛浩文被中国人熟知,当然是因为他是莫言的作品的英文译者。除了莫言之外,刘震云、苏童等等,两岸三地的好作家都是他在做翻译。其实他第一个真正认认真真做研究做翻译,就是萧红。

葛浩文从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到萧红的作品,尤其《呼兰河传》。他觉得这个作品太了不起了,就很想在美国文坛好好介绍一下。后来夏志清也承认,说他的《现代中国小说史》漏掉了萧红是不可原谅的一个错误。然而他又说,要是我把她写好了,那葛浩文还研究什么呢?萧红就这样交给他后辈葛浩文来研究。

《萧红评传》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始被译成中文,两岸三地,终于又开始来谈萧红的作品了。

然而这个《萧红评传》尽管写得非常学术性,但是很大部分是在谈萧红的人生的。因为这本身就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充满了战乱逃亡和饥荒的社会底层艰难挣扎的这么一群人的一个缩影。

尽管萧红的作品自传成分非常高,但是她有很多谜团,很多东西不说破。现在看她生前跟她的朋友、情人的书信,或者回忆等拼凑起来的这个人的形象不是很完整。反而张爱玲的整个一生倒更完整一些。

萧红好像从头到尾都不在一个正确的政治路线上面。她那么多感情的纠葛,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说这影响了她的文学史地位。但是这恰恰也是萧红一生努力挣扎、搏斗的对象,林贤治写的《漂泊者萧红》里就是这样说的。

假如同样的事发生在一个男作家身上,我们就说这个男作家真是风流才子啊。甚至曾经有人污蔑萧红说她曾经卖身。那么你也可以想象,就算是真的,假如是个男作家,穷的时候或者年轻的时候卖过。我们会说他很堕落,很下贱吗?不会,我说这个男作家真牛啊,不止能写作,还能当男妓,身体真好。

如今研究萧红的学术文章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不只是关于她的人生,或者文学史上面的一些的考证,也有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她的作品的价值。但是今天的读者其实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萧红的作品,因为她的作品真的相当丰富。例如香港的作家洛枫就特别注意到一点,那就是饥饿。

萧红跟很多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一样,都喜欢谈食物。但是萧红所写的食物跟别人完全不一样,跟周作人写的茶点,跟林语堂讲的吃食,跟阿城写的老饕决然不同。

比如《商市街》中一篇文章叫《雪天》,开头是这么写的,

我直直是睡了一个整天,这使我不能再睡,小屋子渐渐从灰色变成黑色。睡得背很痛,肩也很痛,并且也饿了。我下床开了灯,在床沿坐了坐到椅子上坐了坐。扒了扒头发,揉擦两下眼睛,心中感到悠长和无底,好像把我放下一个煤洞去。并且没有灯笼,使我一个人走沉下去。屋子虽然小,在我觉得和一个荒凉的广场一样。屋子墙壁离我比天还远,那是说一切不和我发生关系,那是说我的肚子太空了。

《商市街》一般被认为是萧红在到了上海之后才写的散文。就是回忆她在哈尔滨跟萧军住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知道萧军曾经跟她做过很多年的情人,后来萧军跑去参加游击队,搞革命了。萧红就继续搞文学创作,后来跟端木蕻良在一起,然后再南下到别的地方。

《商市街》写的就是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边上生活的日子。中央大街在哈尔滨是最重要的大街。在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那时候哈尔滨是东北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现代大都会,俄罗斯人占了整个城市人口的差不多五分一。九一八之后又来了很多的日本人。

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面,这么繁华的大街上,他们曾经很贫苦的寄居在一个叫欧罗巴的旅馆,后来又搬到了一个萧军当家教的家庭里面。他们有一顿没一顿,常常处在饥饿之中。

萧红写饥饿写的那种状态是现代作品里面最特别的。她不是直接写我饿了,而是写一个人在饿的时候,那种百无聊赖,不知道睡了多久,醒了,左看看,右看看,这样一种荒芜的感觉。由于饥饿,整个人的身体仿佛都跟自己脱离了,好像魂都飞掉一样,跟身边所有东西都失去关联了。而一旦吃饱了,平时他们常吃的是列巴圈,也就是面包圈,沾着白盐硬啃,她就觉得很饱足了。偶尔弄到了点钱之后,她就会形容自己在大街上走的时候格外的趾高气扬、志得意满。食物在这里变成了一个最基本的人之所以还能生存下去的一个条件,不再是美食,不再是文化,完全跟那些东西无关,完全跟其他作家平常谈食物所关心的重点都不一样了。

由于她把饥饿写成是这么一种关于人的肉体还能不能活着,这么基本的状态的时候,她往往看人也是从这么一个基本的,生与死的角度来看。在《商市街》里面有一个男人琅华,通常被认为就是萧军,萧红写到这个男女之间就算感情再好,在饥饿面前很多东西就暴露出来。《提篮者》里写

我数着……三个,五个,十个……把所有的铜板给了他。一块黑面包摆在桌子上。郎华回来第一件事,他在面包上掘了一个洞,连帽子也没脱掉就嘴里嚼着,又去找白盐。他从外面带进来的冷空气发着腥味。他吃面包,鼻子时时滴下清水滴。 “来吃啊!” “就来。”我拿了刷牙缸跑下楼去倒开水,回来时,面包差不多只剩硬壳在那里。他紧忙说: “我吃得真快,怎么吃得这样快?真自私,男人真自私。”只端起牙缸来喝水,他再不吃了!我再叫他吃,他也不吃。只说:“饱了,饱了!吃去你的一半还不够吗?男人不好,只顾自己。你的病刚好,一定要吃饱的。” 他给我讲着,他怎样要开一个“学社”,教武术,还教什么什么……这时候,他的手又凑到面包壳上去,并且另一只手也来了!扭了一块下去,已经送到嘴里,已经咽下去,他也没有发觉;第二次又来扭,可是说了: “我不应该再吃,我已经吃饱。” 他的帽子仍没有脱掉,我替他脱了去,同时送一块面包皮到他的嘴上。 喝开水,他也是一直喝,等我向他要,他才给我。 “晚上,我领你到饭馆去吃。”我觉得很奇怪,没钱怎么可以到饭馆去吃呢! “吃完就走,这年头不吃还饿死?”他说完,又去倒开水。

就是这样,她每次写到郎华时,发现他怎么那么自私,好像总在跟一个生病的、身体瘦弱的女人抢东西吃。并不是那个男人自私,而是恐怕任何人男女之间到了这样的处境的时候,身体都几乎不由自主,就是这样子在吃。

萧红总是用这样的一个最底层的角度来看人,所以她看到的人生也都脱离了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各种意识形态。萧红一生的作品并不算是太多,全集有一百万字左右。其中《生死场》鲁迅相当赞赏并推荐,还替她作序。萧红这么关注社会底层,关注劳苦大众的生活,关注农民的生活。天然应该是很左翼的才对,就连她的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左翼的人。可是另一方面,她总在时代之中掉队。

中国的左翼作家大部分属于社会写实主义。社会写实主义按照今天大家比较熟悉的像法国是罗兰巴特的讲法,这类作家背后有个信仰,就是相信某种现实主义的基础,相信有零度写作这回事。所谓零度写作就是一种文字在描写现实的时候,几乎像照片拷贝现实一样,是非常客观、非常真实的,背后是没有意识形态的。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萧红同样是在写底层,写现实,但整个关注点不一样。

《呼兰河传》在出版的时候,茅盾替她写序,就有点批判萧红的意思。说萧红为什么不提帝国主义者对我们农民的剥削,为什么不提资本主义或者旧社会对底层大众的剥削压迫。但是,当年鲁迅写阿Q写孔乙己的时候,也没有把重点放在这些剥削压迫上。在这个意义上讲,萧红是继承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的路线。只是到她写《呼兰河传》的时候,也就是萧红在香港流亡的时候,1939年到1940年,这个路线已经太不切合时代的需要了。当时中国的时代需要当然就是写抗日文学。中国的作家不论左右,全部都动员起来要抗战。而萧红这时候还在讲国民性批判。《呼兰河传》里面写了很多中国农民的那种愚昧、无知,那种可笑甚至自私。

比如说要煮粉条,有个鞋从屋顶上掉了下来。弄得这个锅汤里面满是黄黄的泥土。怎么办?我不怕,为什么?因为反正不是自己吃,是拿去卖的。又或者看到有人家里出大事了,闹着要自杀了,大家就很兴味悠长的要去看热闹,完全没有任何的同理心、同情心可言。萧红把这些人写得如此不堪,是不是真的就像鲁迅那样辛辣讽刺?其实不是,她更往前推进了一步。

《呼兰河传》的开头写严寒把大地冻裂了,接下来数了好几种不同的人,怎么样在这样的冻裂的大地上面行走,一个年老的人,一个车夫,一个卖豆腐的,一个卖馒头的,一个一个写下来,写到连他们的手都冻裂了。

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

这样背景一出来,北大荒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萧红的家乡。萧红在三十多岁快病死的时候,不断的回忆她的一生,然后一一写进《呼兰河传》。小说写这个市政的中央,无非就是两条街和交叉的十字路口,再讲另外两条小路上发生的事。接下来说这个地方一年之中重要的事情,比如跳大神,比如放河灯等等。再下来开始讲她家了,写她小时候见过的一些人物的故事。萧红从宏观到微观的来谈她所了解的这个地方。而她的写法很多人认为是抒情诗的写法,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些重复的状态。

诗歌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重复,一些字眼、一些语句,一种音律模式的重复。同样的《呼兰河传》也有许多重复的东西,重复出现的人物,重复出现的意象。比如每次蜻蜓在后花园飞的时候,你觉得很漂亮的时候,其实萧红写的是由于蜻蜓的飞舞反而使得整个地方更加荒凉了。通红的天,火烧的云,不断重复的事情,产生一种诗的模式,每一次重复的时候都会稍微有点变奏的情感出现。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在这么一个偏远的中国最东最北的地方,这样的一个气候条件,人都很忙碌而穷苦地活着。

一家人在街上租了一个房子,屋顶破破烂烂,天气好时就长蘑菇出来了。满街人就会聚过来替他们家高兴,说蘑菇好啊,蘑菇要是用来煮豆腐不好吃,蘑菇能煮鸡,要是有鸡吃,那多好……这运气太好,早知道当时我也租这家房子还带蘑菇的,你说世上还有这么划算的事吗?小说里这样描述呼兰人穷困的状态。

东二道街路中间有个大泥坑,大概会陷下去两三米左右。天气干旱的时候,它底下还有黑泥。要是下大雨的时候或者雪融的时候就满街水,于是泥坑就变成漩涡陷阱。过路的人车马都相当危险。马一陷进去,你倒在地上起不来,很容易就会死。这时候旁边的“善心人”就来了,却不是真的帮忙把这个马救出来,而是在旁边吆喝打气。如果这个马眼看着,挣扎站立起来了,吆喝就变成喝彩;要是倒下去了,他们还吆喝,却是喝倒彩。总之,基本上是看表演。

有时候狗甚至鸟不小心沾上那种黑泥,像流沙一样,会往下陷进去,就死在那里头。当地人天天遇到这泥坑,如此危险,他们自己走路都要小心。于是有人建议把这个路的两边的墙给往后挪一挪。又或者是干脆种树,攀树而过,就不会掉进泥坑。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用土把这个泥坑给填平。因为所有人都是吃瓜群众。

毕竟,现在的中国几乎不像过去那样贫穷落后了。但是,萧红的小说除了文学性之外甚至还有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想想每天看到或者谈论的话题,某女生翼装飞行遇难,某贫困研究生为情自杀云云。我们那种谈论的情形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围观。这也是萧红在小说里呈现并批评的一种情形。

《呼兰河传》写投了河或跳了井的女人被打捞上来也不赶快埋,摆在那里凉两天,让大家围着观看。好像国货展览会似的热闹的车水马龙了。

又说到上吊,为啥一个人好好的不愿意活愿意上吊呢?大家快去看看吧,其中必是趣味无穷,大家快去看看吧,再说开开眼也是好的,反正也不是去看跑马戏的,又要花钱又要买票。萧红就是这么辛辣的,甚至有些是狠毒的在写当时当地,同时也是过去未来五湖四海的那种人的愚昧、无知,甚至说是无良。

比如说有一个童养媳,本来扎扎实实很健康。但是大家就看她不顺眼,觉得这个女孩子怎么可能那么健康,什么都不怕,也不哭也不闹。于是家人就揍她,尤其是她婆婆。觉得不打不规矩,天天毒打,甚至用烙铁去烙她的脚,终于把她弄疯了。医不好,最后把她泡到热水里面泡了好几回,活生生的把她弄死了。我把这个故事讲给热衷于穿越小说的一个朋友,想吓唬她别穿过去变成这样子。她却回答说,很想穿越到这个童养媳身上,到时候就反抗到底,如果打不过没办法了,就自杀。是啊,你是成年人所以才会想到自杀,孩子是不会自己想到自杀的,除非是模仿。

萧红有个开引号的写法,这一段话前面一句话开一个引号,但是后面没有关引号。萧红很独特的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那是一个大家的议论,大家的心态。呼兰这个地方很落后,很闭塞。有个满清的翰林为这个地方作了一首歌,

歌曰:“溯呼兰天然森林,自古多奇材。”

那么这种听了让人心里舒服的歌,让呼兰人感到自负。尤其清明植树节的时候,几个小学堂的学生排起队来,在大街上游行,唱着这首歌,老百姓听了也觉得呼兰河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开口说话,就“我们呼兰河”。在街道上捡粪蛋的孩子,手里提着粪把子,他还说“我们呼兰河”。可不知道呼兰河给了他什么好处。也许那粪把子就是呼兰河给了他的。所以有人就说萧红果然是鲁迅的精神传人,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不遗余力。

说回东二道街上那个泥坑,就摆明一个天然的障碍,年年在那,天天都可能有人掉进去,会淹死、会摔死。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用土把它填了不就得了吗?为什么这个地方的人不会这么想呢?这一点恰好说明了这个地方对很多事情大家的态度。

比方说有这么一家人娶了个媳妇儿回去。这个媳妇回娘家,娘家的人一问她婆家怎样。她说都好都好,将来非发财不可,大伯公是怎样的兢兢业业,公公是怎样的吃苦耐劳,奶奶婆婆也好、大娘婆婆也好,凡是婆家的无一不好,完全顺心,这样的婆家实在难找。虽然她的丈夫也打过她,但哪个男人不打女人呢?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并不以为那是缺陷。

这个讲法大家觉得是否很耳熟?我们今天遇到什么事儿,但凡有人说中国今天这样要改进,中国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就会听到有人说,怎么啦?光我们中国有吗?美国也有,欧洲也有,日本也有。然后大家想想,是啊。可见这问题到处都有,就跟这书里面这句话道理是一样的。没错,我嫁了个老公,我老公是打我。可是想想看,哪个男人不打女人呢?那既然大家都挨打,我挨打也很正常。简单讲两个字,认命。

这样的认命的态度,其实也就是生活在这个地方上会产生的一种态度。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态度之后,这里面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就会逐渐出现了。例如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人病得快要死了,跳大神能够把他医好。又或者路上的人为什么看着放水灯很漂亮,忽然水灯全都不见了,又觉得很荒凉了。因为这种认命实在是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面无可奈何的事。

北大荒的大地都会冻裂。你苟存于此世,人生春夏秋冬的来来往往,你能怎么样,你还想怎么样?大家想的也就是怎么活着,将来死了,要有孩子给自己上香。人生中实在没什么趣味,天天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怎么吃了这顿饭下顿有着落。此时隔壁有人跳楼了,有人上吊了,那难道不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吗?你有热闹看,生活不平常,有滋味儿了。

于是接受反而变成了人活下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力量。不接受的人就全死了,像萧红这样子逃到香港,还是病死他乡。


参考文献:

《萧红评传》作者:葛浩文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1985-3

《漂泊者萧红》作者:林贤治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1-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