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夏制度?

237 2023-12-16 12:45 admin

一、西夏制度?

西夏的国家体制和统治方式深受儒家政治文化影响。官制自1038年夏景宗立国后确立,大体上学自宋朝制度,官分文武两班。

中书司、枢密司与三司(盐铁部、度支部与户部)分别管理行政、军事与财政。御史台管监察、 开封 府管理首都地区的事务。其他还有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苑、磨勘司、文思院、番学与汉学等机构。

1039年,夏景宗仿照宋朝制度设立总理庶务的尚书令,改宋朝二十四司为十六司,分理功、仓、户、兵、法、士六曹,使西夏官制和机构已颇具规模。到夏毅宗时又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官。一来职官和机构愈分愈细,二来官制改革由扩充政治军事的官职转向扩充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官职

二、西夏史书?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 。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 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 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时期,大权掌握在梁氏母党手中。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西夏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对外关系上,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前期与辽和北宋经常发生战事,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期与金并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胁。

从宋初李继迁到李元昊建国,党项社会完成了由氏族公社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的转化时期。 元昊建国标志着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领主制,乾顺以后,进入封建地主制,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从清末开始,对于西夏的考古研究不断发展,形成了十分热门的西夏学。

三、西夏名人?

(一)景宗李元昊(北宋)

西夏景宗李元昊(1003-1048),党项族,曾改姓嵬名,又名曩霄,字嵬理,生于灵州 (今宁夏银川市灵武市), 西夏王朝开国皇帝。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正式称帝,建立西夏。建国称帝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经过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西夏歼灭宋军西北数万精锐。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崇宗李乾顺(宋朝)

李乾顺(1083—1139),西夏兴庆(今宁夏银川市)人。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1086—1139在位),也是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年仅三岁,母党专政。他亲政后整顿吏治,确定君主集权的体制,结束了累朝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的局面。西夏政治制度日臻完备。

(三)仁宗李仁孝(南宋)

6

李仁孝(1124—1193),西夏兴庆(今宁夏银川市)人。即西夏仁宗,西夏第五位皇帝。他统治期间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三国之间战争甚少,因此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各汗国羡慕西夏之强盛,纷纷朝贡。文化臻于鼎盛,为党项文化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四)浑瑊(唐朝)

浑瑊(jiān)(736—800 ),唐朝名将。本名进,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 人,铁勒族浑部。是郭子仪部将,曾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官至检校司徒、中书令,封咸宁王。唐朝名将,唐朝宰相,名列十七史百将传。

(五)皇甫嵩 (东汉)

皇甫嵩(?—195),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出身于将门世家。主要成就:平定黄巾之乱,击破王国叛军。去世,获赠骠骑将军。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六)傅燮(东汉)

傅燮(?-187),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市)人,东汉大臣。傅燮身长八尺,面有威容。黄巾起义爆发,以护军司马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在兖州东郡苍亭大破黄巾军,位居首功,授予安定都尉。后任汉阳太守。

(七)莫折念生 (南北朝)

莫折念生(?~527年),关陇(仿宁夏境内)人。北魏末年关陇起义首领。在北方六镇起义的影响下,是年六月,西部秦州城各族人民由羌族人莫折太提领导聚众起义,杀死了秦州刺史。接着,起义军北攻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杀死魏军镇将和行台官。不久,莫折太提病死,由儿子莫折念生继任起义军首领,改称天子,立年号为"天建",设百官。

(八)万俟丑奴(南北朝)

万俟丑奴(?~530),北魏末年关陇起义军领袖。鲜卑族。高平镇(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人。早年跟随胡琛起义,胡琛战死之后,继承军队指挥权,节制各部起义军队,声势日益浩大。建义元年(528年)七月,自称天子,设置百官,国号大赵,年号神兽,定都于高平。

(九)马宝(清朝)

马宝(1628-1681),或称三宝,陕西隆德(今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人。吴三桂起兵反清后,马宝被封为宝国公,官衔为铁骑总管将军。作为吴三桂麾下最能打的悍将,马宝在反清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所过之处,望风而降。后来康熙多次降旨招抚马宝,马宝不但拒绝,还杀了康熙的使者。

(十)任得敬 (宋朝)

任得敬(?-1170), 西夏(今宁夏境内)人。原为宋朝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西安州)通判,属北宋降臣。后因献女给夏崇宗而被擢为静州防御使。又因平定萧合达叛乱和镇压讹起事,封西平公。天盛二年(1150年),任得敬为国相,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任得恭为兴庆府尹,任氏兄弟遂擅西夏政权。

四、西夏作品?

西夏绘画 ,中国西夏是以党项羌人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从11世纪到13世纪,,遗留下许多壁画、彩绘木板画、木刻画、纸和布帛画等绘画作品。

西夏壁画主要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的80多个西夏妆銮洞窟中,在武威下西沟岘2号窟、永昌千佛阁遗址以及银川西夏帝陵 8号陵墓室和居延黑城子遗址等地也发现了少量的壁画。西夏石窟寺壁画以佛教内容为主,除了描绘各种净土变、说法图、千佛和供养菩萨外,还出现了十六罗汉、儒童本生、炽盛光佛、水月观音、曼荼罗五方佛等新的壁画题材。在榆林窟西夏壁画中还有3幅《唐僧取经图》,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绘画。西夏早、中期的佛教壁画继承晚唐、五代和北宋的画风,晚期佛教壁画则具有自己的特点,多以大面积的石绿作底色,呈现着清丽的色调,使土红色线条勾出的轮廓更加明显。

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中,有以山水为主的画面,真实地描绘了西北地区山岭树疏高旷的风貌,反映出西夏山水画的一些特点。

西夏石窟寺壁画中,还有大量的供养人像,刻画了国王、官吏、命妇、武士、平民、侍从和不同的少数民族的各类形象。壁画中以党项人为主体的供养人像,为上窄下宽的长圆脸型,直鼻,体型较高,较鲜明地描绘了党项人的特征。

[榆林窟3窟西夏壁画]

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出土的彩绘木板画,共发现30幅,均为小幅画面。最大一幅为墓主人肖像,长28厘米,宽10.5厘米。木板画主要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墓主人、男女侍从、武士、牵马童等,还有龙、金鸡、狗、猪、日、星等图象。画法较精细,设色淡雅,基本上用平涂法,人脸等重要部位则施用晕染法。然后用墨线勾勒,外廓线较粗,衣纹线条用折芦描,起笔重,转折陡直,给人以劲挺的感觉。2号墓出土的木板画中的墓主人像,生动地描绘了称作“蒿里老人”的墓主人的老态特征。《童子驭马图》以奔动的气势再现了童子执鞭驭马飞奔的情景,是西夏绘画中的杰作。出土木板画的2座墓有天庆元年(1194)至八年的年号题记,应为西夏晚期作品。

在西夏有的佛经中,印有精美的木刻画。莫高窟附近的元代塔墓中出土了3部西夏文佛经,上有刻印的佛教故事画。其中有一部完整的佛经,经文在下,与经文相应的画面在上,共有60多幅情节前后连贯的佛教故事画,是中国早期连环画中的珍品。西夏木刻画中有的作品构图复杂繁丽,应是壁画的缩本。如西夏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中的《西夏译经图》等木刻画,人物众多,场面浩大,刻法流畅,显示出精湛的木刻技艺。

五、西夏陵和西夏王陵的区别?

西夏陵和西夏王陵是指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的两处西夏时期皇家陵园,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1、陵墓结构:西夏陵的陵墓由多重拱形结构组成,而西夏王陵的陵墓则更为复杂,包括了多重城墙、城门、城楼、角楼等设施。

2、建筑风格:西夏陵的建筑风格较为简洁,以白色为主色调,而西夏王陵则更为华丽,采用了大量的彩绘、浮雕等装饰手法。

3、陵墓位置:西夏陵位于西夏王陵的东北方向,两者之间相距约5公里左右。

4、历史背景: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时期约为公元1038年至1227年,历时约为一个半世纪。而西夏陵则是在西夏王朝灭亡后,由其后代所修建的。

综上所述,虽然西夏陵和西夏王陵都是西夏时期皇家陵园,但它们在陵墓结构、建筑风格、位置、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六、西夏王陵为什么改为西夏陵?

西夏王陵应该是汉族人的称呼,因为汉族政权不称认少数民族政权只能称王,(即不能当皇帝,因为只有皇帝的墓才能称陵,其他的都不能称陵,如孔墓只能称孔林)所以西夏虽然是独立的国家,在汉族人眼里也只能是王。现在,各民族平等称西夏陵是对的,恢复历史真面目。

七、西夏宗室世系?

帝王世系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谥号与城号

庙号

李继迁

990—1004

神武皇帝

太祖

李德明

1004—1031

光圣皇帝

太宗

李元昊

显道(2)

1038—1048

武烈皇帝

(城号:凤角城皇帝)

景宗

李元昊

开运

1038—1048

武烈皇帝

(城号:凤角城皇帝)

景宗

李元昊

广运(2)

1038—1048

武烈皇帝

(城号:凤角城皇帝)

景宗

李元昊

大庆(2)

1038—1048

武烈皇帝

(城号:凤角城皇帝)

景宗

李元昊

天授礼法延祚(10)

1038—1048

武烈皇帝

(城号:凤角城皇帝)

景宗

李谅祚

延嗣宁国(1)

1048—1067 

昭英皇帝

(城号:平城皇帝)

毅宗

李谅祚

天佑垂圣(3)

1048—1067 

昭英皇帝

(城号:平城皇帝)

毅宗

李谅祚

福圣承道(4)

1048—1067 

昭英皇帝

(城号:平城皇帝)

毅宗

李谅祚

奲都(6)

1048—1067 

昭英皇帝

(城号:平城皇帝)

毅宗

李谅祚

拱化(5)

1048—1067 

昭英皇帝

(城号:平城皇帝)

毅宗

李秉常

乾道(2)

1067—1086

康靖皇帝

(城号:面壁城皇帝)

惠宗

李秉常

天赐礼盛国庆(5)

1067—1086

康靖皇帝

(城号:面壁城皇帝)

惠宗

李秉常

大安(11) 

1067—1086

康靖皇帝

(城号:面壁城皇帝)

惠宗

李秉常

天安礼定(1)

1067—1086

康靖皇帝

(城号:面壁城皇帝)

惠宗

李秉常

天安礼定(1)

1067—1086

康靖皇帝

(城号:面壁城皇帝)

惠宗

李乾顺

天仪治平(1)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乾顺

天佑民安(7)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乾顺

永安(2)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乾顺

贞观(12)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乾顺

雍宁(4)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乾顺

元德(8)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乾顺

正德(7)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乾顺

大德(4) 

1086—1139

圣文皇帝

(城号:明城皇帝)

崇宗

李仁孝

大庆(4)

1139—1193

圣德皇帝

(城号:珠城皇帝)

仁宗

李仁孝

人庆(5)

1139—1193

圣德皇帝

(城号:珠城皇帝)

仁宗

李仁孝

天盛(21)

1139—1193

圣德皇帝

(城号:珠城皇帝)

仁宗

李仁孝

乾祐(24)

1139—1193

圣德皇帝

(城号:珠城皇帝)

仁宗

李纯佑

天庆(12)

1193—1206

昭简皇帝

(城号:护城皇帝)

桓宗

李安全

应天(4)

1206—1211

敬穆皇帝

襄宗

李安全

皇建(1)

1206—1211

敬穆皇帝

襄宗

李遵顼

光定(12)

1211—1223

英文皇帝

神宗

李德旺

乾定(3)

1223—1226

献宗

李睍

宝义(2)

1226—1227

末皇帝

八、西夏三杰?

李思恭,李继迁,李元昊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

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

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

历经十帝,享国189年。

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

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

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

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夏毅宗到崇宗时期,大权掌握在梁氏母党手中。

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

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

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西夏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

对外关系上,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

前期与辽和北宋经常发生战事,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期与金并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胁。

从宋初李继迁到李元昊建国,党项社会完成了由氏族公社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的转化时期。

元昊建国标志着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领主制,乾顺以后,进入封建地主制,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从清末开始,对于西夏的考古研究不断发展,形成了十分热

九、西夏王朝景点?

西夏陵位于贺兰山东麓,银川市区的西南侧。约5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地势分布着9座西夏帝王陵园,200余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墓之一。目前整个陵区,只开放了1、2号陵遗址和3号陵遗址。

十、西夏灭亡将领?

嵬名令公,西夏最后的名将,呕心力战,与国同陨。

嵬名,是西夏皇族的姓氏。西夏汉文本《杂字》番姓部第一姓。原为党项8部之一拓拔氏。唐代赐姓李,宋代赐姓赵。元昊立国前改此姓,有“近亲的党项”之意,不包括疏族。

嵬名令公出仕为官的时候,正是夏仁宗末年。此时正是大夏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夏主和宋朝皇帝犯了同样的毛病,重文轻武,对武官不信任。于是军备废弛,战斗力减弱,国力开始走下坡路。

夏、金、宋日益衰弱,北方的蒙古草原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幅景象。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诸部。

李睍(1204年―1227年8月28日),男,党项族,夏神宗李遵顼之孙,夏献宗李德旺之侄,清平郡王之子,西夏最后一位皇帝。

献宗惊忧而死后继位,在位二年,国亡,后为蒙古兵所杀,葬处不明。

西夏后期三大将领。

野利遇乞(?―1042)  西夏 大将。 党项族 野利部人。西夏景宗元昊皇后兄(一说从父)。多权谋,善用兵,所率“山界”(指横山地区,因宋夏以横山为界,故称山界)士兵素以善战著称。

野利旺荣(?-1042年) 西夏 王 李元昊 皇后野利氏兄(一说从父), 大将军 , 党项 野利部。 天授礼法延祚 元年( 1038年 ),授为 监军 ,同弟 野利遇乞 分统左、右厢军,号大王。官至 宁令 。在对宋作战中,多参与军机。

张浦(?-1014), 西夏大将,汉族。银州(今陕西榆林南)人。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党项族首领、定难军留后李继捧奉诏入朝,留居京师,献五州之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